2007年08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丘赤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自治区驻田阳县弄朗村指导员 丘赤宇

  “五一”长假结束后第一天的一大早,我和田阳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队长田坚强已飞驰在南宁至田阳的路上。中午时分,来到了巴别乡,在路边的粉摊匆匆吃了一碗粉,我们又开赴弄朗村。5月的阳光已相当猛烈,两旁的石山因常年少雨缺水并不葱茏,路边偶尔闪过的大树则增添一丝乡村的情趣。

  这次下屯的主要任务是修补两个开裂的蓄水池,对于每年缺水长达4个月的大令屯的群众,能否赶在雨季到来之前修补好蓄水池并蓄上水,这是关乎一年的生计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大令屯群众的饮水问题,我们已多次与县、乡、村多个部门反复协商并拿出了大令屯的安全饮水规划方案。开裂的蓄水池位于半山腰,我们一行人走到蓄水池旁的时候,个个已是汗流浃背。大家顾不了这么多,把从群众家借来的梯子放进了近5米深的蓄水池中,沿着池底和池体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经过近2个小时的“体检”,我们发现池体存在5条1到4米长的裂痕,池底则有8条明显的裂痕,决定用水泥稀释浇注的办法进行修补。

  做出决定之后,我们立即动手。水泥是“五一”长假之前就备好了的,可没想到问题来了——没有水!稀释水泥需要大量的水,而这里已经没有存水。我们当机立断,开车到20公里外的古美河取水。当我们把稀释好的水泥开始灌往水池时,山下农家的炊烟已袅袅升起。

  天黑时分,我们回到了巴别乡。当我想把行李搬下车时,才发现自己手脚酸软,于是干脆坐在楼梯口抽起烟。透过指缝间升起的烟雾,我眼前不断闪现着群众热切期盼的眼神。这正是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意义所在啊。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新农村指导员虽不是“救世主”,但必须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办好几件实事,为农村和谐出把力,为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贡献一分力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