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罗文堂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合山市驻古城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罗文堂 

  “喂,是罗指导员吗?我家今年种植甘蔗20多亩,有一部分长势很差,蔗叶枯黄,你能来看看吗?”5月10日下午,我接到村民谭冠列的电话。

  “没问题,明天我就带技术员下去看。”我说。

  随后,我找到合山市糖办主任梁进云,请他第二天派技术员去现场指导。他爽快地同意了。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和技术员梁国文、韦海龙、韦文学就下村了。

  到了甘蔗地,谭冠列早在那里等候我们。听说我们来,不少蔗农也前来学习。技术员挖出蔗叶枯黄的甘蔗,指着乌黑的蔗根说:“大家看,甘蔗没有长出新的根系,吸收不了营养,所以叶子枯黄。”接着,技术员又挖出长势好的甘蔗说:“再看,这根甘蔗长出了新根系,又嫩又白,源源不断地给蔗苗供营养,所以长势就好。”“那现在怎么办呢?”谭冠列迫不及待地问。技术员耐心地讲解了甘蔗长不好及各种病症的防治知识,又亲手做了一次示范。韦文学则从甘蔗地里抽样土壤,带回去认真检测分析。

  在另一块长得参差不齐的新植甘蔗地里,技术员挖出未长和已长的蔗种对比着讲解:“这是因为近期雨水太多,蔗地积水浸泡过长。其次是蔗种种得太深,幼芽长出地面所需时间太长,大家看看,长得好的都是种得比较浅的……”谭冠列等人一下子明白了:“原来种蔗还有这许多讲究。”我说:“是的,要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就要在于农民要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这次“田头课堂”上得好,我们通过“言传身教”教会了一些蔗农种蔗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已让他们意识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新农村建设最终还得依靠农民自己,我们驻村指导员的任务不仅仅是访贫问苦,捐赠一些财物,办几件好事,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养、科学致富的意识,培养新型农民。我今后还要多举办这样的“田头课堂”,向群众传授技术,同时培养、提高他们科学种养的意识。惟有如此,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后劲十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