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发山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宜州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办实事得民心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回答正确,加10分。”

  10月23日,宜州市同德乡板高、塘上和楞村等5个村指导员联手搭台,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十七大知识抢答对擂,前来助兴的群众达450多人。比赛在热烈、紧张、欢快的氛围中角逐出一、二、三等奖。

  十七大召开以来,宜州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通过把十七大报告学习资料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户家中;通过与村(社区)“两委”干部、群众代表座谈;通过集中学习、干部宣讲、墙报专栏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等形式,准确、及时地把十七大精神宣传贯彻到基层,真正让十七大精神深入民心、家喻户晓。

  增收措施带到农家

  “我们屯实行‘七统一’规范化养蚕模式以来,投养新蚕种六批共1080张,产量增加10%,全屯收入一下就增加了13万多元。”山背屯党小组长覃亮松乐呵呵地说。

  洛西镇妙调村指导员罗日梅在短短两星期,走完7个自然屯,研究印制调查表,逐户进行民意调查,针对山背屯群众种桑品种差、蚕病多的问题,为群众引进桂蚕二号、二广一号蚕种,并推行“七统一”规范化养蚕模式,即:统一桑园管理、统一蚕种催青、统一小蚕共育、统一消毒防病、统一蚕沙处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蚕茧收购。并邀请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到山背屯讲授科学种桑养蚕、防病等知识。

  10月25日,庆远镇畔塘村指导员唐云龙,邀请3名市农技专家到良三冲屯“无公害果蔬基地”,为农民群众现场解答反季节蔬菜种植疑难。此次培训采取“菜单”式培训,群众“点菜”,涉农部门“买单”,群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培训什么。十七大以来,该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向群众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4.3万份,举办各种培训班、知识讲座31期次,组织观看农技科教片2435人次。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积极帮助群众查找当地经济发展与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帮助群众寻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做好项目规划,把致富项目引进农家、带进农家。

  惠农政策温暖农家

  “我镇大力推进生猪集中养殖以来,散养户减少了,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生猪存栏数也明显回升。今年前三季度,我镇生猪存栏已达1.9万多头,太谢谢你们了!”怀远镇政府领导握着指导员的手激动地说。

  根据全国各地生猪货源供应偏紧、猪肉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怀远镇指导员罗东胜积极向群众宣传国家生猪生产优惠政策,鼓励养殖大户和农户多养猪、养好猪,扩大存栏,增加存栏。同时邀请畜牧兽医局技术人员举办养猪技术培训班,充分调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

  宜州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围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邀请市委党校、市农业、科技、司法等部门的理论专家组成9个政策宣传组,分别深入各村屯宣讲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针对当前部分群众生产资料和生产资金短缺的情况,新农村指导员还积极为困难群众送钱送物,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渡过难关。

  实事好事办到农家

  庆远镇龙村村指导员赵卫红,在得知该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基础水量严重缺乏,村民们深受干旱之苦后,积极协调派出单位出资2.5万元,党员群众水利建设热情高涨,共修筑引水渠1200米,解决560户群众饮水难题。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甘兵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山岔镇庭亮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经走访,得知村民最想做的事是修路……”甘兵积极下到各村屯,收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建议,提出对策,写出1.3万字的驻村日记。在他的努力下,庭亮村先后修筑3条共2.7公里长屯级水泥路,解决了525人行路难问题,村容整洁了。

  宜州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高度重视并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的方式,积极为困难群众解决好帮困扶贫、就业、社会保障、安居、保障劳动者权益、农民减负增收、治污保洁、防灾减灾、交通畅通、水电等生产要素的供应、保护耕地资源等方面的问题。积极为农户办实事好事,使农民群众得实惠,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体现先进性。截至11月,全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349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