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29日 来源:北海日报 作者:黄娴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北海市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686人即将奔赴农村一线,帮助农民开展春耕生产,进行灾后生产自救,加快推进北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记者于2月27日上午从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了解,去年北海市选派了686名干部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到全市343个行政村,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2名驻村指导员。一年来,这批指导员把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发展农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找准角色定位,尽职尽责开展工作,帮助所驻村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造村容村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扶持并争取实施的项目投入1380多万元;全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协助处理群众性事件412起,共帮扶修建村屯道路371公里,修建桥梁16座,修建饮水土程87处,解决群众饮水难46309人,帮扶修建校舍258间,帮扶贫困户2349户。

    会上,北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海对即将赴任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提出了要求。他说,要充分认识继续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

    刘海强调,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村后,要把灾后恢复生产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全力以赴抗灾救灾,迅速掀起灾后生产热潮,切实抓好当前春耕生产;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利用派出单位的资源,动员和组织党员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村头、田头、地头、山头,实地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灾后恢复生产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好打赢抗灾救灾这场硬仗、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副市长陈玉玉主持会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