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宋春风 赵歧阳 卢建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月8日,吴广林代表从包里掏出的一册看似普通的软皮抄笔记本,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

  “村情、县情介绍”

  “村里产业的规划”

  “建议增加对边远山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

  “农民呼唤加大农技培训力度”

  ……

  有黑色钢笔写的,也有蓝色圆珠笔记的;有一项一项仔细整理好的,也有随意涂涂画画的……吴广林代表一页页翻给记者看,略带羞涩:“都是我当上代表后记的。”

  吴广林,西林县马蚌乡鲁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着大石山区里的868位村民,靠山吃山,依水吃水,大搞“山上林木化、水面养殖化、家庭沼气化”,10年时间,硬是把一个人均年收入300元的库区移民村,变为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的西林县“首富村”。

  获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的情形,老吴还记得清清楚楚:“我来到北京,代表的就是西林县十几万人民、是全广西3000多万农民!”

  从那天起,老吴立刻入村、跑县里各个部门进行调研。“我必须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对人民群众负责,要把下面的事情向两会反映,履行人民代表的神圣职责”。

  西林大石山区的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声音,一帧帧镜头,都化为文字载入了吴广林的笔记本,为他来到北京后的建言提议准备了丰富的素材。大会发言、接受采访,老吴从来不要发言稿,一开口,数字、实例随手拈来。

  “要反映的情况、要提的建议,全在我的笔记本上,在我的头脑里。”老吴说。

  来到北京,这个笔记本又跟着吴广林进入人民大会堂,出入各个场合,记下温总理的报告发言、记下代表们发言的真知灼见。

  “回去我要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传达到千家万户,带头搞好产业的发展,使全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吴广林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