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1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玉林市扶贫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记葵阳镇安东村村委主任刘业祯

  刘业祯是兴业县葵阳镇安东村村委主任,2002年当选,换届后连任。安东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由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亩,长期以来,群众主要采取传统的耕种方式,年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

  看着本村坡地面积广,有利于发展家禽养殖业,何不“靠山吃山” ?看准了就干!刘业祯便自己筹集资金2万元,引进优质种鸡苗1万羽,搞起了养殖。多次到县里请教养殖技术员,查找大量有关种养方面的书籍,结合本地的水土、气候特点,精心选择饲料,适时调整饲养密度。“苦心人,天不负”,第一批肉鸡出栏,就赢利23000多元。初尝甜头后,干劲更大了,便有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想着如何引导群众走肉鸡养殖道路。近几年来,他带领本村的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拓展富民产业,群众致富奔小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里的群众纷纷上门参观、请教,可是自己搞肉鸡养殖还是新娘子坐轿——头一回。刘业祯自己出资聘请技术员,在村里举办了培训班,还经常组织养殖户进行经验、技术交流。村群众陆政看到养鸡有“钱途”,但苦于家庭困难,没有本金可投入。刘业祯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赠送5000羽鸡苗给陆政试养。安东村掌握养鸡技术的农户越来越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收益增加了不少,如今安东村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在刘业祯的带领下搞起了肉鸡养殖,产品远销区内外,成为村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养殖业取得初步成效后,刘业祯意识到,要提高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多种项目。面对家门前的山岭,一个新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那就是因地制宜,凭借山岭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2002年,他在村里号召群众在山岭上种植速生丰产林,带领群众外出购种苗、化肥。就这样,种下了第一批丰产速生桉。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树苗的成活率不高,针对这样的问题,他联系县里有关专家,实地察看,对症下药,加强了管理,如今该村的速生丰产林种植规模已发展到3500多亩。目前,该村农家猪满栏,鸡满坡,人欢笑,一片和谐景象。

  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60元,村里修建了灯光球场,文体活动中心,硬化了村道,建设了人饮工程,推进了沼气池建设,节约了能源,净化了环境,美化了家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