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06日 来源:永福县委组织部 作者:廖美瑛 潘永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永福县结合本地实际,全面建立学习、工作、关爱“123”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新农村指导员队伍自身建设,确保了8名市派指导员、280名县派指导员全部“驻得下、干得好、有成效”。

  “一线工作”。一是“主题实践”在一线。充分发挥指导员的业务特长和知识优势,在指导员中开展“当好指导员,服务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以量化的形式,要求每个指导员当好政策宣讲员、农技信息员、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调研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想方设法为新农村建设多办事、办好事。二是“规范管理”在一线。建立工作督查制度、请销假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实施“一记双卡三公开”制度,促使指导员工作时间在农村、工作作风转变在农村、“工作绩效”体现在农村。在今年的抗击冰冻灾害、防洪抢险、森林防火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全县指导员深入基层第一线,冲锋在前,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双边学习”。一方面,针对工作队员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对农村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以涉农法规政策、农村工作方法等内容为重点,定期开展全员集中培训,帮助指导员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迅速提高指导员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交流会制度。每月开展指导员工作交流例会,指导员各自就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将取得的成功经验向队员介绍,让业务熟悉的同志带动周围同志,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重关爱”。一是发放生活补贴。该县专门从县财政拨付了15万元作为县派新农村指导员生活补贴,解决新农村指导员的后顾之忧。二是发送关爱短信。建立指导员短信平台,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给指导员发送问候短信;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通过短信平台将县委、政府的指示精神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指导员。三是开展慰问活动。县领导、县基层办定期下村开展指导员慰问活动,与指导员谈心,了解指导员的生活、工作状况,及时提供相关帮助。指导员在感受组织温暖的同时增强了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工作成效更明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