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01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黄尚宁 邓林燕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连续三年参加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水果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做出积极贡献、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部门授予“2007年度UND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的他,今年又报名参加第四届科技特派员的选拔。同事们都说,他对科技特派员是干“上瘾”了。他就是北流市水果局高级农艺师刘向东。

  刘向东从2005年起担任科技特派员,分别受派到北流市六靖镇荔枝合作社、北流荔宝种养公司和北流镇六行村,主要从事荔枝等水果产业的改造、产业升级、技术推广和市场销售等工作。他深入受派单位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水果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提高产业效益为目的,进行了品种改良、优质荔枝丰产栽培、构建荔枝鲜销冷运链、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派驻单位的荔枝产品有两个品牌三个品种分别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和“广西优质农产品”,6500亩荔枝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检验疫部门的验收,取得了出口资格。

  荔枝是北流市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全市栽培面积56万亩,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几年,望着挂满枝头的荔枝,丰收在即的农民心里美滋滋的。可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产品质量的下降,荔枝一度出现了“卖难”现象,经济效益不断下滑,严重挫伤果农的信心和管果护果的积极性。到任后,刘向东针对这一情况,召集全体社员、村民和果场业主共同研究对策,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推广荔枝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优果工程技术和果树“三避”技术,全面提高了派驻单位和广大果农科技种果意识和管果护果水平。2006年荔枝生产获得了丰收,六靖镇荔枝合作社32户社员共产荔枝3820吨,比上年增加1290吨,增产33.76%。其中重点联系户刘永秀在刘向东的具体指导下,52亩荔枝、龙眼均获丰收,亩产达512公斤,总收入48.6万元。2007年荔宝公司果场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荔枝1126吨,比上年增长35.2%。

  在指导派驻单位和广大农民开展生产的过程中,刘向东十分重视与市场的联系,他把自己多年在水果生产及流通方面掌握的客源,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派驻单位,帮助他们同北京新发地、五色土等大型水果批发市场,大连利民超市、台湾盈全农业、香港日升农业等客户建立了联系,结成了长期合作伙伴。近几年,鲜荔枝在国际市场上有广阔的销路,刘向东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他认为出口荔枝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于是他把创建荔枝龙眼出口基地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工作重点,积极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联系,主动接受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验收。目前,派驻单位的荔枝龙眼基地已通过出口基地认证,成为玉林市首个具备出口荔枝、龙眼资格的果场,为水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为了促进荔枝产业提高效率,刘向东根据荔枝市场需求,指导派驻单位把现有的禾荔等普通品种全部通过高接换种的办法进行改良,换成市场销路好的品种。目前已建成示范面积300亩,不仅实现了产业的改造升级,也使派驻单位的产品创造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