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2月2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绍恩 马大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巴马瑶族自治县驻村新农村指导员在工作中,结合开展“三访三问三送三帮”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2008年以来,该县驻村新农村指导员针对农村复杂情况,配合县乡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活动,共有260人次主动下访,接访16件55人次,发放红卡100多张,与130名困难党员结对帮扶,慰问困难党员250名。特别是冻灾、洪灾发生后,驻村指导员积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救灾,为困难党员和受灾群众捐款5万多元和价值8万多元的棉被、蚊帐、衣物、胶鞋等救灾物品。各级指导员还报送工作、维稳等信息500多条,使上级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集中整改,共同推进驻村工作开展。驻村指导员还与103个村结对扶助甘蔗、油茶、香猪生产、抗洪救灾等项目,共为联系村找到新发展路子13条,解决项目资金100多万元,修复蔗区路26公里,建立服务组织11个。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引进项目资金30万元,配套投入资金7.5万元,帮助凤凰乡长和村小学重建校舍、标准化厕所和地头水柜一个;投资16.3万元,修建村委所在地524米水泥路,解决了学校160名师生和300多名群众行路难问题;投资11.5万元实施兰廷屯通电工程。同时,出资选送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到广西药科学校就读,长期资助13名贫困小学生完成学业。区通信管理局、区电信公司领导到联系村看望指导员,组织开展“奉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向巴马镇介莫村小学捐赠了价值6000多元的电脑、文具等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与该村10名贫困学生结为对子,每学期资助200元生活费,直至小学毕业。同时还出资12万元,为该村修建一条宽4米、长1.15公里的屯级石砂路;区新闻出版局出资15.5万元,帮助民山村修建地头水柜3个,总容量180立方米,把饮用水水管连接到户,还引资18.3万元,用于民山村屯级砂石路修建、维护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该村群众行路难、人畜饮水难等问题,为改善民山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