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07日 来源:本网 作者:江小艳 黄艳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优酷网上有这样一个时长6分半钟的简历视频,一位表情淡定却自信满满的小伙子侃侃而谈,人生经历与理想从中可见一斑。他叫郭炜靖,广西城市职业学院2008届毕业生,同年9月被选聘到南宁横县马山乡克安村担任村委主任助理。凭着一股年轻人锐意进取的闯劲和一份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这位24岁的年轻小伙子以农村建设为支点,用自己的智慧奏响了一曲青春的悦耳华章。

  脚踏实地做好参谋和助手

  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郭炜靖到克安村以来,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做好参谋和助手的工作,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据悉,五个月来,他协助村两委先后到有关单位争取修建了苏塘村灯光球场,做好苏塘村长达两公里的村级公路建设的后勤工作,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协调村委和南宁市源岳贸易有限公司安装了自来水工程,使该公司职工和周边群众有了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与村干部们一起铺设了村务公开栏前的水泥地板、在村委大院两边的花圃移植了小树苗,改善了村务公开和村两委的办公环境;帮助村里的工艺编织企业联系订单和发展肉鸽养殖产业等。

  为了积极探索克安村建设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拓展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内涵,郭炜靖深入村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研,重点围绕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了《横县马山乡克安村村情调研报告》、《克安村基层党组织现状》、《马山乡克安村科学发展三年规划》、《广阔农村,大有作为》、《我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几点体会》等数万字的文字材料,为上级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信息。

  “该同志到村以来,认真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法律水平,坚定为农村服务的信念,坚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履行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应尽的义务。”克安村相关负责人给予郭炜靖如是评价。

  敢为人先连创“四个第一”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或许在各类词汇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勇士”一词已不再时髦,但一连开创了“四个第一”的郭炜靖确有令人钦佩之处。

  郭炜靖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闲余时间变多了。但是由于村里的文体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一度滞后,村民的业余生活难以得到充实。他认识到,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才是全村今后发展的根本保证,于是他郑重地向村两委提出以“文化强村”战略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

  思路通过后,郭炜靖首先筹划实施克安村“农家书屋”工程,他联系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宁波教育系统图书馆等单位以及广西作家邓永隆、黄家传等,目前已从社会上筹集书籍2000多册。他还创办了南宁首家村级网站——克安村网、广西首份村级报纸——《克安村报》,并建立了横县首个外出务工者QQ群和国内首个村级网络祭奠平台。

  另外,他协助村两委申请建设了苏塘村灯光球场、完善了克安村人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有关机制、利用手机短信宣传征兵与党建信息、做好党务村务公开工作、主持苏塘村申报县级文明村工作、积极宣传《村规民约》和“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文明庭院”创建活动等。

  据悉,“文化强村”的战略既带动了横县马山乡克安村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成为克安村反映和谐新风、建设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和横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同时兼任《克安村报》总编辑、克安村网总编辑的郭炜靖,凭着一份“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正为克安村的发展不断做着新的尝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