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凤华禧 李 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桂北恭城瑶乡,有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她从昔日的农民成为当今的公司老总,成了该县有名的水果购销大户,顶起了瑶乡水果购销“半边天”。她,就是广西桂林联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常美玲。

  现年46岁的瑶家女常美玲,是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乐湾村农民,高中文化。1986年,她和丈夫、公婆上山开荒种果,由于她勤奋钻研水果栽培和管护技术,所种的柑橙长势喜人。3年后,果树喜获丰收,家庭收入逐年增加。尝到种果甜头的常美玲并不满足现状,她接着承包了村里的6亩多果园,同时还新建了苗圃。至1989年,她家种果、育苗收入超万元,成为当时县里少有的农民万元户。

  199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外商到乐湾村收购水果。他问常美玲:“嫂子,你们这里的水果品质蛮好,还有吗?”外商的话点燃了她的创业激情,她想:为何不把家乡的水果推销到外地呢?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于是她便干起了水果推销业务。开始,由于没有本钱,她只能将几百公斤水果靠肩扛或搭班车销往外地。经过一段时间摸爬滚打,她慢慢积累了经验,胆子也大了起来。1993年,她到县农村信用社贷款,开始大批量收购水果,并请车拉到河池、广东等大中城市销售,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渐渐地,她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经过10多年的闯荡,常美玲不断积累经验。她意识到:要想做大做强水果销售业,必须适应市场要求走规范化发展之路。2002年,她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在恭城镇燕新工业开发区成立了“桂林联发食品有限公司”,她担任公司经理,并投入50万元购置了日本先进的冷冻设备,建起了冷库、包装车间、厂棚、仓库和烘烤车间等一条龙生产线。2005年底,常美玲又根据国外市场的需求,及时引进新技术,将月柿加工成青蛙柿饼、辣椒柿饼和圆形柿饼等形状特异的柿饼;开发了柿子叶加工项目,将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力地拉动了恭城的水果销售。自公司成立以来,常美玲每年都要销售月柿1200吨以上,柑橙、沙田柚等水果5000吨以上,加工、销售柿饼400吨以上,2007年仅销售给汇源集团的柑橙就达7000多吨,每年的销售收入近100万元。常美玲因此成了恭城的水果销售大户,该公司也被列为桂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不仅如此,在每年长达9个多月的水果销售季节里,常美玲都要聘请当地农村妇女到她的公司进行月柿等水果加工,每天在她公司里上班的农民工达150多人,每年可解决近千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使农民成为“上班族”,不出外地也挣钱,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常美玲凭着朴实执著精神和一股搏击市场的闯劲,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女强人”。如今,她的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流动资金500多万元,年上缴国家税利3万多元。发家致富的常美玲不忘家乡人民,近10年来,她为家乡建校、架桥、修路、救灾、助学等公益事业捐款达5万多元。1999年以来,她先后荣获县、市、区及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荣誉称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和区、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08年,她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