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2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淞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组织安排我到拔群故乡工作,肩负的就是带领老区人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武篆的重托。带好队伍、抓好民生、促进发展、增进和谐,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2005年5月王彩谋赴任东兰县武篆镇党委书记之日,在全体镇村干部会议上的一席话。

  他是这么说了,也是这么干的。4年来,王彩谋带领武篆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干事创业,使武篆镇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王彩谋多次获河池市、自治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集思广益办大事

  坚持民主集中制,汇集群智定大事是王彩谋稳抓全镇大局的“尚方宝剑”。2008年初,为解决投入880万元的武篆镇到巴马西山乡三级公路(东兰段)的征地、拆迁等问题,王彩谋4次组织召开班子会,由各级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经综合权衡,集体决定了征地、拆迁等工作方案,并全面加以落实,结果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征地、拆迁等工作,目前该路的东兰路段已经完成总程量的50.57%。为了解决计划投入150万元的“韦拔群杯”主赛场——武篆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的资金和征地问题,王彩谋又3次组织召开班子会,集体作出既争取上级资金、又发动社会各界捐款的决定。目前,已争取到上级资金安排80万元,获得社会各界捐款23万元,完成征地6亩,完成总工程量的90%。

  创新党建促发展

  王彩谋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干部管理上台阶。2007年,武篆镇推行了“干部挂牌上岗制”、“干群联系卡制”等4项制度,还组建了镇政务中心,简化了办事流程,压缩了办事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2008年的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他深入全镇15个村,听民声,察民意,宣传选举政策,鼓励年轻能人参选,使全镇新选出的“两委”班子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带领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王彩谋还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上,实现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继武篆镇建立板爱糖蔗产业党支部之后,又依托产业协会建立果菜协会廷岁党支部,该产业支部成立后,积极开展产业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强化对乡土人才的培养。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为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提供了舞台,推动了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2008年,全镇糖蔗种植面积增至2030亩,总产值达400多万元;桑园面积发展到1458.9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610亩,总产值达500多万元。

  建好“红色圣地”惠民生

  武篆是邓小平等革命前辈战斗过的地方,是中国早期农民革命运动三大领袖之一韦拔群的故乡。王彩谋把打造红色旅游“金砖”作为促发展、惠民生的助推器。目前,该镇争取到上级安排资金及社会捐款1442万元,强力推进韦拔群故居、列宁岩、魁星楼等“红色”圣地建设。红色圣地引来八方游客,近年来,前来开展“红色课堂”的党员日益增多,仅今年“七一”期间,就有3000多名党员来到武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游客的纷至沓来,使武篆的旅游业日益兴盛,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服务旅游业的更多收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