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陈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灵川县三街镇龙门村委东田村的村干部自古均为男性,然而,今年初这个有70多户人家,400多人口的漓江岸边小村庄,却破例选出了两名女村干:52岁的村长莫秀安、55岁的会计阳顺妹。两位女村干不负众望,工作起来丝毫不亚于男干部,她俩还自己掏钱为村道硬化、漓江河道的治理跑前跑后,被村民戏称为“亏本村干”。

  东田村就在漓江河边。每逢枯水季节,裸露的鹅卵石几乎铺满了河床。

  12月3日上午10时许,村民吴双荣正在村头整理着堆积的砂石,他告诉记者,这些砂石是准备用来硬化村道的。正在说话间,得知记者来访的村长莫秀安从圩上急忙赶了回来。

  她说,摆在她面前有两件事情务必在今冬扎实地做好:一是村道硬化工程;二是要对漓江河道的鹅卵石进行清理,拉直河床,维护好村里已砌起的码头,新建沿村而过的漓江河堤。其实,东田村村道硬化工程早就纳入到镇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计划中,并承诺赠送数十吨水泥给东田村用于村道硬化建设。但由于村民意见不统一,镇政府承诺给的水泥村里一直不敢去要。今年,莫秀安和阳顺妹当了村干后,耐心地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终于有90%以上的人同意硬化村道了,确定今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为村道硬化建设大会战时间。在此期间,她们每天傍晚收工后,还要布置第二天的工作,直到天黑了才回家。至记者采访时止,村道硬化工程已完成70%。

  莫秀安介绍说,忙完了村道硬化工程,紧接着就要搞治理漓江道和砌河堤的事了。东田村由于地处漓江河岸,每年漓江涨水,洪水都会漫过河堤,淹没农田,进入村民家中。因此,村民一直希望整治河堤,但却苦于无钱。恰巧,今年湘桂铁路进行改造,征用了东田村的一些土地,补偿给村里30万元左右。经过全体村民开会讨论,一致认为,要把这笔补偿费用在漓江河堤的治理上,让村民免受洪水之扰。此举得到了镇政府、村委的支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了初步整治方案。

  据了解,莫秀安、阳顺妹她们上任后,围绕村里的大事小事,跑镇里、到县城找相关部门,往返路费、旅差费算起来已超1000元,可是,她们却没有从村集体公款中列支一分钱,而她们两人的工资仅有120元、80元。最初,家人们对她们自掏腰包为村里做事的做法颇有异议。她们乐呵呵地说,身为村干,只要行得正,一心为公,个人吃苦受累值得!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