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卖屯地处乐业县大石围旅游景区内,是一个坐落于高峰丛中仅有50多户人家的偏僻小山村。依靠“卖”农家风情,使火卖屯从一个贫穷的高山穷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也成为乐业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2008年全屯接待游客共8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达到2665元,这与老党员邹龙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现年55岁的邹龙生从文化战线上退休后,毅然把党组织关系转回村党支部。他扎根基层,锐意进取,无私奉献,不断探索致富路子,带领火卖屯的群众发家致富。
为了召集全体村民集资搞旅游,邹龙生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还请来专家论证,统一规划设计。在一连开了5个火卖屯发展旅游前景、规划会议后,火卖屯全体村民通过集资入股筹集了12万元,开始了景区道路的建设。邹龙生还说服自家兄弟,拿出10万元扩宽修建公路。搞旅游要有好的环境,邹龙生又组织群众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村道全部硬化。2003年,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中心,以深入挖掘当地风土人情文化内涵,以打造集观光、度假、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火卖屯“农家乐”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终于开始营业了。
为了发展好“农家乐”旅游,邹龙生与村里几位党员带头人一起学习、策划和讨论,不断提高旅游经营水平。邹龙生被确定为市级“农家课堂”培训户后,积极利用“农家课堂”平台,不断扩大培训规模,为乐业县培养了一支精通“农家乐”旅游业的新型农民队伍。同乐镇央林村学员杨秀好通过参加邹龙生组织的“农家乐”旅游知识培训,掌握了有关经营知识,开办了“农家乐”旅游,月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新化镇磨里村党员学员王正国的“农家乐”由于自身农家菜烹饪技术不够熟练,经营效果一直不够理想。邹龙生专门对他进行农家菜烹饪技术培训,使王正国的经营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月纯收入从原来的150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元。截至目前,邹龙生已举办培训班35期,培训人数360多人次。
2006年,邹龙生带头组建了乐业县“农家乐”旅游协会,并担任协会会长。协会组织带动50多户农户经营“农家乐”旅游,涉及同乐镇、甘田镇、新化镇等7个乡镇,使全县的“农家乐”旅游逐步走向了规模化发展。为了进一步丰富火卖生态“农家乐”旅游的内涵,邹龙生充分利用火卖被中国艺术家协会正式授予“中国艺术家村”的优势,将旅游和民间文化有机地结合。他组织当地的文化艺人和从外地引进的文艺表演人员成立了农家娱乐队,为游客表演当地山歌、舞蹈等。农家娱乐队员们不仅做得一手地道的火卖农家菜,而且唱歌、跳舞样样在行。如今这支队伍成为活跃在火卖山村展现民间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乐业县]“对症下药”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近年来,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高、文化品牌名气不高等问题,乐业县“对症下药”,努力破解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详细】
乐业县旅游系列报道之宜居篇: 避暑度假的胜地
“乐业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每年的7、8月份,我们一家人都会来这里住上半个月。”近日,笔者在火卖生态村碰到来自广州的王先生,他告诉笔者。 【详细】
[乐业县]库区移民搬迁10年的富裕和谐新生活
2006年,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乐业县雅长乡雅长、尾沟、三寨、雅庭4个行政村685户共4042人迁移成为库区移民。 告别了熟悉的家园和祖祖辈辈沿袭的耕作模式,面对一汪碧水和仅有的贫瘠山坡,生活如何继续? 【详细】
[乐业县]依托特色资源 打造旅游名县
过去的一年,乐业县按照“地心探秘、生态养生、户外运动”的定位和“旅游旺县”的发展战略,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大力实施“富民兴旅”工程,全县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98.41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旅游综合收入达7 【详细】
[乐业县]打造远教“特色课堂” 提升科技致富能力
为抓好去冬今春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根据广大党员群众的需求,乐业县远程办精心部署,在必学课程中安排“特色课堂”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收看学习,保证了远教工作实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