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8岁的唐剑锋是博白县浪平乡茂龙村碰田湾队村民,现任浪平乡茂龙村副主任。2001年从部队回来后他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几年来,他从事过种植、养殖、经商等行业,积极上进,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带头致富。作为一名农村党员,他与其他党员一起,事事带头, 处处争先,为村民展现了新型农村党员的精神风貌。
艰苦创业 率先引领
2001年从部队回来后,唐剑锋曾只身到广东,进厂当过工人,做过水泥工,知道在外打工的滋味不好受,长期打工更不是好办法。因此,唐剑锋自己买了些书籍回来“充电”,向书本学习,向外界学习,通过学习,寻找自己的出路。后来,他想到了经商——卖电器。但是,年纪轻轻,一没经验、二缺专业的他,后来把向亲戚借的2万多元全亏了。
吃一堑长一智,2004年,唐剑锋通过媒体了解到麻竹笋、水果供不应求且售价高等市场信息,便产生了种植麻竹、水果的念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拥有军人作风的他说干就干,马上请村民帮忙挖坑,种上了麻竹、水果。后来,他种植的麻竹、柑果、橙果大获丰收,并卖得了好价钱。初尝甜头的唐剑锋继续鼓足干劲,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典范,带动大家走这条致富之路。果然,村民们看到他赚了钱,也纷纷跟着种起麻竹、水果。
不过,在种植的过程中,唐剑锋和村民们都遇到不少困难,为解决问题,唐剑锋经常和种植户共同商讨,找原因,总结经验,并利用自己的果园做实验,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技术。为了给自己“充电”,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阅读大量有关种植方面的书籍,并出外参观学习,仔细研究,技术成熟后,又毫无保留的全部传授给村民,积极为村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更新观念 带头致富
作为一名党员、村干部,唐剑锋认为,仅仅靠行政施令做工作是行不通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唐剑锋认为说到不如做到。近年来,国家的惠农政策逐步深入农村,唐剑锋觉得自己作为农村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把党的好政策贯彻落实到农民致富当中。
从2004年开始,唐剑锋每年都会新办一到两个创业项目。2005年他购买了抽沙机、打砖机,生产水泥砖销售,价格优惠,给村民带来了方便和实惠;2006年,他在村里开了五金店、日杂店,村民不用出村也能解决家里的日常所需,真正让群众得实惠;2008年,他开办了猪场,随着养殖业发展壮大,他又购买了运输车辆运饲料回来销售,免费送货上门给群众,并购买了打料机方便群众打料;2009年,他在村里开办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代理店,方便村民不出村就能交纳话费;今年,他又大规模种草,向渔牧业进军……
“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急;科学发展,率先引领;遵纪守法,文明从业;诚信经营,照章纳税”。这就是唐剑锋作为一名农村致富党员的真实写照。2009年,他各项营业额累计达近百万元,年纯利达10万元至15万元,在当地引起很大的反响,青年农民们纷纷效仿,以他为榜样,开创自己的致富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