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甘天龙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田林县是全区林改任务最重的县,可该县林改工作却走在了最前头,得到自治区、市领导的一致肯定。这样的工作成效,靠的是全县许许多多乡、村干部不畏艰辛、舍小家为大家,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树起一面“全心为民”的旗帜。
  

  鲁松作:“亏本”会长我来做
  

  今年8月,那比乡各村、屯成立林改理事会,六音村渭华屯鲁松作被村里群众一致推选为本屯林改理事会会长。

  搞好渭华屯的林改工作不是他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渭华屯宗地多,面积大,纠纷地更让人头痛,理事会里的一些同志开始打退堂鼓,甚至还劝他别“强出头”。尽管如此,鲁松作没有退缩,每天天还没亮就挨家挨户组织农户和林改理事会员一起上山。时值秋收季节,家家户户忙着收谷子、八角等,而他却一心扑在林改工作中,所有农活全由妻子一个人承担。少一个人就少一分收获,鲁松作耽误了30亩八角收获最佳期,原本可以每公斤5元的好价钱出售,最后只以每公斤3.2元的价钱售出,损失2万余元。他说:“林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钱还可以再挣,群众的利益可不能马虎。”在他的带领下,渭华屯提前完成林改任务。
  

  姚志华:林改不惜伤新车
  

  姚志华是利周瑶族乡爱善村党支部书记。爱善村在开展摸底调查时按照土地改革时的土地证面积来计算,林改面积为1.8万亩。但在实际勘界中发现,实际林地面积比摸底调查多出1万多亩,这让大家始料不及。本来时间就紧巴巴的,现在又多出那么多面积,如何赶上全乡的进度?姚支书心里却有了盘算:必须计划一个合理的勘界路线。他借来小侄子新买的摩托车,不论晴雨奔走在屯间小道。由于道路崎岖,侄子的摩托车也被摔得伤痕累累,遇上雨天姚支书更是弄得浑身是伤。
  

  王卜闪:一家不说两家话
  

  在采访中,笔者听到林改技术员们提到最难忘的事是“中餐晚餐一块吃!”上山开展外业勘界山路远,要徒步一两个小时才到达预定地点,到中午图没勾完,只能挨到勾完图再下山,技术员们常常晚上八九点才把中餐和晚餐一块用。而在旧州镇央白村平渭屯,林改工作人员在山上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王卜闪是旧州镇央白村平渭屯队长。“有什么就吃什么吧!”是他常说的话。可每一餐林改工作人员们总能吃到新鲜的鸡肉、猪肉、鸭肉。王卜闪家里没有冰箱,他就让儿子每天骑摩托到十几公里外的集市去买回,中午林改工作人员没回来,他就做好饭菜,亲自给工作人员送去。勘界结束,技术员们要给他开伙食费,却被他拒绝了,他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