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13日 来源:田东县委宣传部 作者:农大喜 韦文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最近,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农村改革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被评为2010中国农村改革年度人物,全国仅有五位同志入选。

    在王西冀的主导下,2008年田东县成为全国唯一的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县,该县大胆实践。不断完善金融机构主体建设,田东北部湾村镇银行、鸿祥农村资金互助社、竹海资金互助合作社顺利开业,田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顺利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全县金融机构种类齐全度已居广西县域首位。扩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规模,构建了政银企合作平台,促进各方合作共赢,去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55亿元,比年初增加10.6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6.5亿元,增长20.25%;全县新增贷款投放达7.8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达63%。不断优化金融运行环境,建立了村级金融服务工作室,农村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协调并进,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案6.64万户,占全县有效信贷需求农户的97.65%;得到过银行支持的农户达4.5万户,占全县农户的60%;发放20个品种银行卡、信贷卡41万张,基本实行了人均一卡;全县拥有的自助服务机器和人均占有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保险险种,农合行尝试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农行和农合行开展了"公司+基地+农户"贷款试点,积极开展农户联保等贷款担保;村镇银行以联保、互保方式为各类专业合作社提供优惠贷款,解决了专业种养农户的贷款担保问题;创新开办青年、妇女、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授信金额4.62亿元;积极启动实施了甘蔗、芒果、香蕉、水稻、竹子种植保险以及农村独生子女爱心保险、村干和计生干部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不断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去年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了《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规划》专家讨论会,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编的《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规划》明确了田东县"十二五"期间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方向,为形成金融服务"三农"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县开创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新局面,实现了"三个全国第一"、"一个全区第一":全国第一个农村信用信息系统覆盖全部农户的县,并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全国第一个实现转账支付电话"村村通"的县,覆盖全县162个行政村;全国第一个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和农村支付服务体系的县;全区第一个"信用县",真正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难题。

    田东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田东模式"正逐步在全区得到推广。11月30日,全区扩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田东县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李金早在会上强调要总结田东试点经验,强化现代金融意识,不断深化全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日前,自治区政府尝试以"田东模式"为样板,出台《扩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在百色市以外的13个地级市,各选取一个县(市、区)进行扩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也正因为田东农村金融改革破冰前行,日前,田东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业改革试验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