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冯 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博白养猪行业里有位农民,靠着自己的品牌占据了香港中猪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还把家业扩展到种植、矿山、酒店、建筑等行业,如今已经拥有过亿资产。他致富不忘本,热心公益事业,把农民转为经纪人,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羊。他就是仅有初中文化的亚山镇农民覃军。
  

  家境贫寒,为了生计谋求创业
  

  覃军的家境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家里主要靠父亲从事“猪伢”(即购销猪的中介)生意赚得点钱。

  初中毕业后,覃军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搞运输生意。几年后,看到博白养猪业生意十分红火,覃军便用赚来的钱开了一间饲料销售店。当时,覃军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猪伢”,在父亲的教导下覃军开始学习养猪。生性聪颖的覃军很快上手,与父亲、弟弟一起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1996年,覃军发现香港人爱吃烤猪,而当时香港的中猪较紧缺。他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商机,便下决心把自己的中猪打入香港市场。于是,覃军开始远赴香港寻找老板进行合作。连续数个月,他冒着日晒雨淋到处奔波,甚至经常以快餐面等干粮充饥。在与十几个老板认真洽谈比照后,他最终确定了丰裕香港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合作对象。从此,覃军的生意便打开了较好的局面。
  

  诚信经营,坐拥香港五成市场
  

  香港食品准入制度非常严格。覃军始终恪守“诚信经营”的原则,立下了近乎苛刻的规矩:凡是输送香港的中猪,必须是最好的,不仅猪的品相要好,而且猪的皮毛也要靓,决不允许掺杂次品。一些村民认为,一车猪有几百头,掺几头次猪才能赚更多的钱,但覃军从来没这么干过。覃军在香港中猪市场的信誉越来越好,很多公司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2008年,香港猪肉市场最大的供应商——广东省海丰县海崇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与覃军携手合作。

  自此,覃军的生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每年向香港供应生猪15万头以上,如今坐拥了香港中猪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怕吃亏,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2008年,覃军在亚山镇注册成立了博白县皇嘉农牧有限公司。次年11月,公司又联合附近养猪户成立了博白县展荣养猪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从猪种改良、技术服务、养殖培训、组织生猪流通销售等方面,实行品种、饲料、兽药、防疫、技术规程、收购销售“六统一”。吸收社员190多人,共饲喂母猪8300多头,每年出产生猪14.34万头,社员每年增收10万元以上。

  看到农民养家糊口不容易,覃军从公司挑选最好的种猪和饲料给家境困难的农户养殖,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和疫病服务,等回收时再从农户的卖猪款中扣除猪苗和饲料的本钱。并且,他从农户手上收购的猪每公斤比市场价高0.4元,这样的话每100公斤就得多掏40元,相当于每年要多给农户360万元。此外,他还把次猪留自己,养大后再卖。

  在公司的扶持和带动下,亚山镇养猪业蓬勃发展,2005年全镇生猪饲养量仅30.6万头,2010年猛增至68.4万头,增长123.5%。目前,公司已筹备申报“皇嘉土猪”注册商标,还计划建设1个年屠宰能力30万头的冷冻加工厂,1个生猪流通专业市场,将带动建设500个小规模养殖示范场,以产、工、销的形式发展特色生猪产品。
  

  饮水思源,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覃军致富不忘乡亲,对村里的老人特别尊重,不管是否有亲戚关系,逢年过节都送钱送物,去年中秋节还给家家户户送月饼。

  他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一直热衷于镇、村的公益事业。村里接通自来水,挖水井、买水管、请人施工,全是他出资,还投资建设了一个抽水站,可以灌溉几千亩农田。覃军也踊跃捐款修建村、屯公路,先后为白石岭公路捐资10万元,为谭岸村地咀屯捐款2.8万元。覃军还准备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一个运动场,包括2个排球场、2个篮球场和一个老人活动中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