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许丹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天是寻找水源的第3天……因山路崎岖,每人都摔了几个跟头,身上尽是汗水和泥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找到了水源。”南宁市金陵镇南岸村指导员杨兴晃在2010年的驻村日记里如此郑重地写道:“作为一个新农村指导员,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杨兴晃是我区第四批3万多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中的普通一员。自去年进驻乡村以来,全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党组织建设年”、“工作落实年”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努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010年,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以创先争优精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创先争优,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积极参与“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有力推进了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投身做好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完成了全区383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基本解决我区部分村无活动场所办公的现状,夯实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

  一年来,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通过深入农村、服务农村,了解了农村,体察了民情,与农民群众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培养了真挚的感情,积累了基层工作和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去年的指导员选派工作还与实施“干部交流锻炼**计划”相结合,在基层工作中锻炼培养了一批机关优秀年轻干部,提高了素质,增长了才干。

  去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对我区开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怀、高度的肯定,他专门作出批示:“广西下派了3万多名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的做法很好。这对改善机关干部结构,加强机关干部与基层群众的直接联系是有力的促进。请《组工通讯》介绍广西区党委的做法,进一步推动年轻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有力推动农村科学发展

  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主动融入基层、融入农村、融入群众,深入宣传党的强农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投身强基惠农春季大行动,组织引导农民参与林改工作和城乡风貌改造,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和农业招商引资,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切实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一年来,全区各级指导员共引进项目1.2万多个,引进项目资金15亿多元,引导发展产业带动农户10万多户,帮助农民创业就业达126万多人,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保持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势头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做到驻得下村、帮得了忙、做得成事,努力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去年以来实行公开承诺制,全区指导员共承诺践诺为驻村办好事实事6.5万件,切实改善了农村民生,让农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水利厅工作队先后实施完成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带林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项目总投资600多万元,为民办实事11件。如今的带林村,山、水、田、林、路得到总体规划、综合治理,群众饮水难问题全面解决,呈现出“一家一景”、环境优美,村民欢乐祥和的生态新村景象。


  有效保持农村和谐稳定

  2010年8月8日晚11时许,西林县八达镇那卡村指导员陆权诗接完一个紧急电话,就让7岁的小儿子一人睡下,匆匆赶往驻村,解决那卡屯和木独屯两户人家因征坟地发生的纠纷。

  剑拔弩张的争执双方二十几人一见到陆权诗,就一下子停了下来,纷纷说:“终于有人来为我们主持公道了!”陆权诗带领村组干部从当地风俗习惯入手,说明利害关系,进行调解。直至深夜12时许,这场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一年来,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开展各类政策、法制宣传和培训活动,真心诚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妥善调处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特别是在林改工作中,指导员兼任林改工作队员,积极协调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消除林改工作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全区指导员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万多起,妥善处置了一批群体性事件,有力维护了我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天地充满希望,干事创业舞台广阔。全区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目前,今年全区第五批3万多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也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