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9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 周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xin_30306082709576091829111.jpg

李禩宏在做木工(6月23日摄)。


    2011年春节,历时22年、还完最后一笔债的李禩宏一家终于过上了第一个安心年。

    22年前,38岁的广西博白县顿谷镇旧门村芋地科屯村民李禩宏无奈欠下巨债。那是1989年,当时,他在村里小有威信,已经做了9年的芒编收购人,具体工作就是从老板手里领取材料发给村民编织工艺品,再将成品交回。老板给的加工费为每件5角钱,他可从中得到3分钱。

    1989年冬天,当他找到老板结算手工费时,却被以出售芒编亏本为由拒付工钱,之后老板逃之夭夭。空手而归的李禩宏被索要加工费的村民围了起来。他欠下400余名村民的加工费,总计28757元。在22年前,两三万元对于李禩宏来说无异是一个天文数字。

 

xin_31306082709570781114512.jpg

李禩宏扛柴回家(6月23日摄)。
xin_31306082709576561914313.jpg

李禩宏在整理木板(6月23日摄)。
xin_3230608270957234940414.jpg

李禩宏自己制作的脱粒机,一台能卖近300元(6月23日摄)。

    “你们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这钱我一定还!”他一家家上门去解释,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同样的话,一次次拍着胸脯许下承诺。人们渐渐平静,有人抱着与他共同吃亏的心态,不再过问,也有的人在怀疑中开始了等待。

    22年来,为了信守承诺,每天天刚亮,李禩宏便钻出破棉絮,从几块松木板拼起来的地铺上爬起来,洗把脸喝碗粥,便和妻子一起白天砍柴打草、下田种地、养殖鸡鸭,晚上做木工、扎扫把。长期的重体力劳动,折磨着李禩宏的身体,他的胃和腿都渐渐有了毛病。最近几年,每天打柴回来,他的腿脚都钻心的疼。妻子杨德清常常在帮他捶打腿时,眼泪止不住地流。每当这时,李禩宏便忍着疼,轻声安慰妻子说:“不要紧,苦日子总会过去,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最近几年,一对儿女也开始外出打工,帮助他们一起还债。

    经过22年的艰辛努力,李禩宏终于在2011年春节前还清所有债务。他自己也在2010年9月成功入围中国好人榜20个“诚实守信”的好人之一。近日,博白县授予他“十佳好公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