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广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9月3日,骄阳似火,天气闷热。

  当记者汗津津来到扶绥县临江街12号一个门面时,主人卢志辉正在潜心作画,神情专注,心无旁骛。

  一瓶浆糊,两个剪刀,三把刻刀,四扎稻草。这便是做活的工具。

  30平方米的画室,略显拥挤。墙上挂满画作,或花鸟虫鱼、或山水风景、或亭台楼阁、或人物时尚、或古今诗词,既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些画作用的原材料,全是一根根不起眼的稻草。

  40出头的卢志辉说起用稻草秆作画滔滔不绝。

  “17岁初中毕业随父到国营扶绥县砖瓦厂当工人,1997年,我们夫妻双双下岗。”

  “每月领180元的生活费,吃不饱,饿不死。前途一片漆黑,心里彷徨到顶哟 。”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两年后,卢志辉外出打工,给人垦荒开推土机。见有树兜宿根,便照葫芦画瓢,学着别人的样子,搞根雕。

  意想不到的是,他创作的体育系列根雕,2000年参加当时南宁地区第三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居然得了第一。

  “自己想买推土机又没钱,搞根雕太浪费树木。”于是,自小爱好绘画的卢志辉把目光转向了稻草。

  2002年,他开始了稻秆画的创作之路。没有稻草,他拎上一壶米酒、一包烟,到城郊向乡村农民要;绘画没达到水准,他就到广西艺术学院请教绘画教授;没有制作经验,他自己不断摸索,孜孜以求。

  卢志辉说,稻秆画属纯手工艺术品,用料环保,虽制作艰辛,但它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令印刷品望尘莫及。

  卢志辉因稻秆画而出了名,他成了广西第一个制作稻秆画的人。他的《花山梦》等4幅作品被广西民族博物馆正式收藏;他的稻秆画被评为扶绥县“十大名优特产”、首届“广西最受欢迎旅游工艺品”。

  卢志辉也因稻秆画而发了“财”。他的原创画每幅卖到1800元,再生版卖到700元。如今,他年收入超10万元,还开了自己的网站促销售,带了3个徒弟扩业务。

  “下一步,我准备开培训班,一来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二来增加农民就业。”卢志辉话里充满了自信。

  末了,卢志辉深有感触地说:“下岗不可怕。只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准发展的路子,持之以恒,便能成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