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0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偏远的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达佑屯,一位名叫周宏军的老师38年如一日守着只有几个孩子的教学点。昨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作出了报道。

  记者来到达佑屯教学点时,周宏军正带着他的五个学生在静静地升国旗。虽然没有国歌的伴奏,但眼前的场景仍让记者感到了神圣和庄严。周宏军告诉记者,虽然条件很差,但这里的一切都是按照正规学校的程序进行的。

  周宏军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老师,五个孩子分为二年级和四年级两个班,周宏军两边交替着上两个年级的数学和语文课。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美丽体现在哪里呢,有石桥和桃树】

  下课了,看着孩子们开心地在破旧的篮球架下打篮球,周宏军说,别看他们的体育设施简陋,但这一切,包括校舍的一砖一瓦几乎都是他花了三年的时间从山下乡镇挑上来的。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走山路很辛苦的,素来我的扁担是不离肩的,要给学生挑一些学习用品,还有书,我们柳州市给了阳光午餐以后, 我几乎每个星期都出来了,出来给他们挑食物。】

  到最近的乡镇,也要走二十多公里山路,周宏军一根扁担给孩子们挑来了柴米油盐、课本教材。今年三月,记者曾跟随周宏军回达佑屯,在一个叫土地坳的山顶上,周宏军放下了担子。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过了这个岭 手机就没有信号了呀 没有没有 这里算是一个现代文明和深山的一个分水岭。】

  【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 记者:路通不了你还要一直挑下去呀 那当然要继续挑下去了 得挑到退休去了 退休了没有人来接你这副担子怎么办呢 这点我现在也担心的 这里现在(没读书的)小孩还有好多的。】

  上午的课结束后,周宏军生火给孩子们做饭。看着孩子们吃得很香,周宏军很满足。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我说)能每天做给你们吃我也很高兴,只要你们听话,只要你们好好的学习,老师多付出一点,老师也不叫苦,也不叫累。 】

  上世纪70年代前,达佑屯几乎所有到了读书年龄的孩子都在山上放牛。那一年,领导找到全村唯一的初中毕业生周宏军,让18岁的他当了村里第一位代课老师。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我想这里边,山里边需要文化,不可能祖祖辈辈都是文盲】

  38年过去,周宏军黑发变成了白头,十几年前患上的风湿病也越来越重。虽然周宏军早就有了公办教师身份,也有多次机会调走,可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有很多次村校叫我出来,村子也叫我出来,我说过,我不能离开。我也没有想到自己怎么样,我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山娃,我们的山娃。】

  如今,达佑屯里50岁以下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周宏军的学生,有的一家两代、三代人他都教过,因为有了知识,村里年轻人走出大山的越来越多,而他依然清贫如初。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村民 符升根 现在好多学生 全部出外面去读书呀 有的读大学的也有的呀 没有他 这个学校也办不成。】

  最近,周宏军教过的学生中又有4人考上重点中学,三人考上了大学。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我看见他们跨进大学的时候,我那个心比吃蜜糖都甜,我就感到我的那个职业非常甜蜜,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欣慰之余,周宏军也说出了自己一个多年的愿望,他说这也是孩子们的愿望。

  【融水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教师 周宏军 我希望我们以后升国旗能够得到什么音乐来伴奏,来伴奏,这样也吸引学生对这个国旗的尊敬和热爱。】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