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骆 怡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9月28日,记者来到北流市六麻镇上合村水表村民小组。太阳下山后,天已微凉。

  村前的一排低矮破旧的砖瓦房,是上合村小学的水表分校,学校里有44名孩子,惟一的老师叫黄业珍。她今年46岁,在分校当老师有28年了。

  下午放学后,送走了最后一名学生,黄业珍到菜地里摘了一把青菜,开始做饭。这块菜地是她自己开垦的,菜也是自己种下的。

  房间里,黄业珍的丈夫躺在床上,他患有精神病,每天要靠着药物来维持病情,更不能干体力活,家务都落在黄业珍一个人肩上。

  一个简简单单的炒青菜,是他们的晚餐。

  “他每个月的医药费要花去我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生活只能更节俭了。平时都吃自己种的青菜,几天才买一点肉。”黄业珍告诉记者。

  匆匆扒了晚饭,黄业珍一边喂丈夫吃饭,一边给他熬药。这是她到容县大山里采的草药,大约每月去一次,骑摩托车单程要花两个半小时在山路上,所以去一次就要采够一个月的药量。“用草药能省些钱,如果单靠医院开的药物,价格比较贵,承担不起。”黄业珍有些无奈。

  做完了所有的家务,夜色已晚。黄业珍开始伏案备课:“白天要上两个年级,实在抽不出时间备课、改作业,只能安排到晚上。”

  黄业珍说,她最害怕的是夜晚,一般只能跟丈夫说说话,但是他又不能完全听明白。“其实我还怕过节,孩子们放假了,我要守着教室。特别是春节,听到鞭炮声的时候,我心里感觉很酸楚……”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人身上,有着一种坚韧如钢的意志。

  她常年一个人照顾着患病的丈夫,丈夫正常时还好,一旦病发,往往会将她打得遍体鳞伤,她一直无怨无悔默默承受。岂料在2005年,她母亲因病去世,出殡当天,年仅15岁的独子溺水身亡……

  但说起她的学生,黄业珍的脸上又有了笑意。“我爱我的工作,爱这群山里的孩子,所以再多的苦我也不怕,也不会因为这样影响到我的工作。”

  孩子们起得早,因为到学校最远的要花40分钟在山路上。他们在这里读完二年级后就被转至上合村小学继续上学。每天清晨5时半,黄业珍就起床了,做好准备迎接孩子们。教室墙壁上,裱糊着黄业珍老师用红纸黑字书写的加法表、口诀表、声母表、字母表……

  学校就是黄业珍的家,她将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子女。2009年9月的一天下午,她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突然发现教室外面有一个拄着拐杖的小男孩,透过窗户静静望着黑板上的文字。她走出去问小男孩在做什么,小男孩低头沉默了很久,最后胆怯地从牙缝里挤出4个字“我想读书。”

  原来,小男孩名叫小龙,当时6岁,由于先天性缺少一条腿和家境贫困等原因,从未上过一天学。看到村里其他小孩都在上学,小龙很想上学,便拄着拐杖悄悄来到学校临窗偷听。从那以后,黄业珍在教室里安排一套课桌椅,每天背着小龙上学、回家。不久后,小龙干脆改口叫她“妈妈”。

  对学生,黄业珍都倾注了全部的爱。这么多年,从水表分校走出去的孩子渐渐长大,很多人读了大学,在外面有了工作,回乡时都不忘到学校来看看黄老师,重新感受她那份坚守的爱。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南方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