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群峰 刘乔芳 蒋云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月27日上午,连日阴雨之后的温暖阳光照耀着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的田野,一堆堆刚出土的白色马铃薯在暖阳下格外抢眼。

 
  尾箱敞开的卡车停靠在田边的水泥路上,只等装满鲜薯,就往广州运去。
 
  人群中,一个身穿红衣、斜挎皮包、手拿本子的中年妇女忙前忙后。她叫陈月红,是罗政村的妇代会主任,也是村里著名的女经纪人,收购马铃薯的广州老板就是她联系来的。
 
  每年春节过后,村里的1000亩冬种马铃薯基地开始陆续收获,陈月红便忙碌起来。她先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马铃薯的最新行情,然后联系邀请广州、武汉等地的经销商直接来村里收购。
 
  “农产品的销售速度可重要了,有时候晚了几天,价格就掉成另一个样。”陈月红用一种行家的口吻说。她的衣着跟普通的农村妇女并无两样,除了那个斜挎的皮包。
 
  陈月红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资深女经纪人。早在1982年,她便开始规模化种植蘑菇,随后在村里引发了一场“蘑菇种植热”。种植的同时,她成为了一名蘑菇销售经纪人,把当地的蘑菇贩运到广州、深圳等地。
 
  近年来,随着当地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引导下,陈月红引进广东、海南等地的老板,在罗政村推广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成立了罗政果蔬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罗政”农副产品商标。
 
  “罗政”农副产品除了冬种马铃薯,还有萝卜、香芋等各种冬种蔬菜以及提子、果苗等。在陈月红等经纪人的运作之下,这些产品直接运销全国多个省份,节省了本地的多层流通环节,保证了产品价格,提高了村民收入。去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
 
  像陈月红这样的女经纪人,在罗政村就有5名,在整个北流市则有1500余名。她们通过良好的信息嗅觉和长期建构的市场人脉,将本地农产品高效地推向外部市场,成为农村经济的“掌舵者”。
 
  现在,以陈月红为代表的女经纪人们已不满足于做一名“女经理”。去年以来开始的全市申办微型企业的热潮中,北流市有56名女经纪人开办了自己的微型企业,成为了女企业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