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种地,开开心心挣钱,这才是我做农民的终极目标。”这是被人们称为“葡萄大王”陶少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陶少俞,是平乐县张家镇老鸦新村农民。这几年,他从种植3亩葡萄起家,发展到拥有3个种植园共60多亩的规模,仅此一项全家一年收入就有40多万元。他把地种到了外村,每天开着小车“上班”,成为当地最风光的“家庭农场”经营者。
夏城葡萄园是他3个葡萄园最新建的一个,位于邻近一个叫“夏城”的自然村。这里群山环抱,风景优美,一畦畦葡萄成行成列,用水泥柱、无锈铁丝和尼龙薄膜搭建的大棚,现代化的水肥一体滴灌设施……这种标准化葡萄园投入大,技术高,产出也大。陶少俞介绍,这个葡萄园建园投入每亩约8000元,去年每亩纯收入7000元,头年就将近回本。
说起种葡萄经历,陶少俞兴致勃勃。他高中毕业后,最初到广东东莞帮人销售水果,后来独立创业。
2000年,平乐农村大种葡萄,由于技术没跟上,几乎“全军覆没”。此时陶少俞却偏偏选择种葡萄,他从兴安请来师傅,在自家3亩多责任田上试种,边种边学,从外行干成行家。那几年葡萄价格稳中有升,他的葡萄园连年亩纯收入都近万元,几年下来获利十几万元。
本村地少,2005年他在几公里外的榕津村租下28亩水田,建立第二个葡萄园。这个葡萄园临江临国道,每当葡萄成熟时节,他在路边把牌子一挂,南来北往的车辆纷纷选中靠边停,现摘现卖,葡萄园很快成了城里人休闲的“农家乐园”。
不过,葡萄园靠近公路灰尘大,容易影响葡萄的质量和外观。他马上掉头另找生态环境较好的夏城村,建起第三个葡萄园。
果然,好水好土好空气育出来的葡萄就是好:个大、形美、口感佳,每公斤可多卖0.2元。
陶少俞表示,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在夏城村建一个数百亩乃至上千亩的葡萄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融安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率超90%
截至4月28日,融安县共举办创业培训12期,培训人数292人,创业成功率达90%以上。该县致力帮扶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就业,通过部门联动、加强培训、强化服务,每年约8000人次得到就业。 【详细】
广西:打通服务农民工“最后一公里”
农民工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如何服务好农民工是我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工会组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新期待,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事,打通服务农民工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会的温暖带给农民工。 【详细】
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新貌
2005年,都安瑶族自治县率先在广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第一个项目——农民进城创业园。该项目共调整土地3100亩,规划安置3.5万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并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有组织地引导安置农户外出务工或就近经 【详细】
罗城一季度为农民工追薪229.58万元
4月14日,笔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社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县继续认真做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努力完善维权工作机制,推动农民工维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一季度,该县共为175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29.58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