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3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陈德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这是一张春溢冬裂的荒塘。然而,黄茆镇周眷回乡村民覃双业夫妇将它视为宝进行立体养殖,在几十亩的水塘里描绘出致富彩画,唱起了白手起家的山歌。

  2009年冬,在广东、云南、福建等地奔波了5年的蜜蜂养殖户覃双业看到外地人在山水之间大打奔小康的翻身仗时,茅塞顿开:“别人能利用田园发家致富,我为什么不能呢”加上妻子也动员他回来搞养殖,于是他打定主意回乡发展养殖。回乡后,他租用武宣种畜场的一个干塘开始养鱼。

  第二年8月,覃双业的第一批鱼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年底除去承包金外还略有盈余。

  覃双业数着钱笑得合不拢嘴。他想,不用在外奔波,还能照顾家里,谁说养殖不能致富还能不能在这几十亩的水塘再挖点潜力呢经过咨询,2010年,他利用鱼塘周围的坡地饲养肉鸭,经过努力,实现从年养200只到出栏1.6万只。

  人的思路宽了,养殖业也红红火火。

  2012年,覃双业新挖了两个水塘,在水塘边的荒地栽了各种鹅吃的嫩草。为提高养殖综合效益,覃双业开始运用鸭、鹅、鱼立体化混养技术进行养殖。据悉,这种水禽饲养与渔业综合经营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水面,又增产降耗,实现养鹅、养鸭、养鱼三丰收。通过养殖试验,在同等条件下鱼、鹅、鸭综合养殖比各项单养要高出30%的收益。“一只鹅每天喂3两饲草,可节约成本3元,按年出栏6000只计算,节约成本1.6万元。除去土地租金、草种等费用,仅养鹅一项就可实现增收1.2万元。”覃双业向慕名前来参观的群众介绍:“以前每年纯利润最多就是几千元,现在达6万多元。”

  日前,他筹建了立体养殖协会,把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草-鹅-粪-鱼-鸭-粮(菜)”循环经济模式向100户农民会员推广。他通过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会员传授发展鹅-鸭-鱼立体养殖的技术和经验,并免费为周边群众带送鹅苗和打疫苗。该村覃龙观高兴地说:“有双业的带动,想不发财都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