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济困,积德行善,无愧人生”。这是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第一书记陈孟硕嘴边常挂的一句话。今年59岁的陈孟硕是自治区海洋局干部,自任真良村第一书记以来,以真良为家,视村民为兄弟姐妹,与当地群众一道同甘共苦,真诚谱写扶贫济困新篇章。陈孟硕安心扶贫、真心扶贫、贴心扶贫、用心扶贫的情怀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真良村位于思林镇北部的石山区,是邓小平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全村辖9个自然屯共233户1033人。全村耕地面积1161亩,其中水田面积330亩,旱地面积831亩,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定贫困村。全村主导产业为甘蔗,由于外出务工农民素质、技能不高,收入普遍较低,2011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760元。自进驻真良村任第一书记后,陈孟硕与县、镇、村领导和群众多次座谈,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制定了《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2011~2015年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走村串户,分析真良村贫困原因和致富可利用提升的条件因素,制定户对户的帮扶规划,做到领导、资金、措施三到位,对象、任务、目标三落实,确保自治区海洋局各项帮扶工作顺利推进。
抓基础建设保民生。在陈孟硕的联系争取下,自治区海洋局投资30万元援建了真良村党史馆、村史馆、红军饭堂。投入资金4.5万元支持真良村村部办公楼及各种配套设施建设。组织群众投资投劳完成岑律屯、巴折屯各1公里的屯级路硬化建设,解决群众运输难和行路难问题。联系水利部门建设1个100立方米高位水池,铺设1.5公里主管,改善供水条件,解决群众用水难题。实施农户危房改造21户,茅草房改造6户,搬迁转移安置3户。联系县节能办为真良村群众发放节能灯1000多套;联系“村村通”广播电视60多套设备,解决偏远山区群众收看和收听广播电视难题。争取自治区国土厅的支持,投入巨资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着力改善真良村耕作条件及减轻劳动强度。
强产业发展促增收。扶贫攻坚重在产业发展。为提高农民科技知识,陈孟硕积极联系田东县水产畜牧局、农业局的专家到村里举办养鸡、养牛、养猪和金银花种植技术培训班,还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和致富积极分子分别到平果市、北海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及周边乡镇参观竹鼠、豚鼠等种养业。在技术推动作用下,目前,全村连片种植竹子50多亩,连片种植金银花、猫豆800多亩,房前屋后种植名贵树种黄花梨2800株,建设火龙果示范基地50亩,发展竹鼠、白鸽、山羊、母猪养殖专业户8户。
关心群众显真情。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陈孟硕每月坚持驻村工作不少20天。他白天与群众一起劳动,砍甘蔗、种玉米等,晚上走村入户体察民情,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共同探讨谋划脱贫致富新路子。他还带上多媒体投影仪,给农民兄弟播放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讲解农村实用技术的录像片。2012年5月11日至12日,真良村遭遇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突袭,陈孟硕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群众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同年6月,他组织慰问兰芳村小学师生,并向兰芳小学捐赠复印机一台以及50套学习用具。2012年“七·一”前夕,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陆兴作,为他送去了慰问品。2012年8月29日,倡议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为真良村捐款10万元作启动资金,为该村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一年多来,在陈孟硕的真诚帮扶和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真良村获扶贫资金达1148万元。如今,真良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残疾农民苏以新:养鳖致富逆转人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这首诗给人一种积极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在博白县博白镇官田村,有一位农民因为意外事故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但 【详细】
涂湘炎:从象牙塔到红土地 一个农家子弟的人生选择
洁白的象牙塔,不知承载了多少寒门学子摆脱贫困、走进都市的梦想。然而在容县容州镇木井村,一个名叫涂湘炎的年轻人,却不顾乡亲们的劝阻和种种非议,在大学毕业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红土地,做出了和一般人完全不同的人生选择。 【详细】
我区:创新帮扶促双赢 扶贫济困结硕果
“捐款捐物,不如找个致富门路。”“‘输血’不是长远之计。贫困地区要脱贫,最终要靠激发出内在活力和动力。”……只有挖掘生产潜力、创造新财富的开发式扶贫新模式,才能让贫困地区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如今,这已逐渐成为我区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参与扶贫事业的一个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