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横县云表镇,记者还要继续乘车近半个多小时,来到距离新仲村几百米的横县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找一个热心于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梁昌学。
记者走进合作社,一排排温室大棚映入眼帘,大棚里种满了甜瓜和青瓜,都是销往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宝贝”。大棚的主人是返乡农民工马伟,他现在的“成就”要感谢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横县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梁昌学。
梁昌学是一位依靠科技致富的先行者,他积极开办培训班,将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村党员和创业青年,还依托合作社积极发动和引导青年入社创业,创建“青年科技创业示范园”“新仲村科普学校示范基地”“现代农业蔬菜大棚种植示范基地”等一系列示范基地。几年前,马伟带着梦想找到了梁昌学,让他指点迷津。
梁昌学是个热心肠,听了马伟的想法后,在他的心里就有了很好的“盘算”——首先帮马伟申请了45万元贷款,让他在横县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基地里落户,投资32个种植大棚。这意味着马伟的创业梦开了个好头。在往后的日子里,梁昌学十分关注马伟的种植情况,从种植、引进新品种,再到销售,都给予马伟最大的帮助。在大棚种植的第一年,马伟就尝到了甜头,收入比在广东打工的时候多了不少。家里的房子重新装修,还添置了新家具,生活越来越好。
合作社里像马伟一样的党员、青年致富能人还有很多,他们对梁昌学和“支部+合作社+基地+社员”发展模式充满感激,梁昌学无私传授种植技术、热心引导青年创业致富改变了村里落后的面貌。梁昌学通过创业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并以合作社社员三户联保、合作社担保的方式为80户青年社员和专业户争取了创业小额贷款350多万元,扶持广大党员青年就业创业,成功地培养了马伟、尹大益等一批青年致富能人,带动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合作社党员尹大益说:“梁支书对我们帮助很大,经常找专家给我们做种植技术培训,也经常带领我们到成功的基地参观学习,提高了种植的成功率;如果资金不足,他就介绍我们到银行贷款,近几年的收入比他来以前翻了一番。”
“创新”“引领”,是梁昌学挂在嘴边的几个字。横县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一直坚持“培育典型、示范推广、全面发展”思路,党支部成员以演出、放映、宣传板报等形式,宣传科普兴农、科普惠农、科普强农政策,提高村民科技致富的意识,提高他们科技种养技术水平,吸引广大青年入社创业,培养他们成为党支部的中坚力量,通过他们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边促进、边规范、边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合作社所在地新仲村以及周边村屯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带领更多的党员、群众走上农业科技致富的道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融安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率超90%
截至4月28日,融安县共举办创业培训12期,培训人数292人,创业成功率达90%以上。该县致力帮扶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就业,通过部门联动、加强培训、强化服务,每年约8000人次得到就业。 【详细】
广西:打通服务农民工“最后一公里”
农民工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如何服务好农民工是我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工会组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新期待,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事,打通服务农民工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会的温暖带给农民工。 【详细】
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新貌
2005年,都安瑶族自治县率先在广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第一个项目——农民进城创业园。该项目共调整土地3100亩,规划安置3.5万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并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有组织地引导安置农户外出务工或就近经 【详细】
罗城一季度为农民工追薪229.58万元
4月14日,笔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社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县继续认真做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努力完善维权工作机制,推动农民工维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一季度,该县共为175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29.58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