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6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梁成甫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讯: 近日,我们来到天等县东平镇平贯村那贯屯102岁的潘受绿老人的家。这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还没等进门,随着我们的一声招呼,潘爷爷就迎了出来打招呼。

  潘受绿老人身高一米七,高高瘦瘦的,身体还很硬朗。跟众多百岁老人相比,潘受绿衣着光鲜,儿媳妇买的一套喜庆的唐装让他显得精气十足。

  潘爷爷66岁的儿子潘正治告诉我们,他父亲当年“跑过山”、“养过蜂”、“拉过二胡”、“练过武”,就简单的几个词,潘受绿102岁的人生在潘正治的讲述中开始生动起来。潘正治推测,父亲之所以长寿,或许和他养蜂有关。

  “他年轻的时候就爱‘跑山’,去找蜜蜂,找回来养,找到蜜蜂还有蜂蜜,早早他就去,很晚才回来,他‘跑山’有10多年。”

  这时,潘受绿老人开始用双手比划着给我们讲他当年养蜂的事,嘴里发出了各种象声词。

  “十几年跑山养蜂,潘受绿已经非常熟悉蜜蜂的习性。听声音,看蜂子飞的路线,他就知道蜂子从哪来,到哪可以找到更多的蜜蜂。潘正治告诉我们,父亲进山去找蜜蜂的时候,没有带饭去,找到蜂窝了,就直接打开了吃蜂胶。”

  潘正治说,父亲养蜂多年,没少被蜂蜇,也吃了不少蜂胶。都知道蜂毒治病,蜂胶养人,所以父亲长寿大概得益于养蜂。转而又想,也可能与拉二胡有关。

  “他爱好乐器,爱拉二胡,自学的,村里有乐队,他就去参加,有人结婚了就请他们去(奏乐),他就爱拉(二胡)。”

  在潘正治看来,父亲的这项“工作”不仅能为家庭补贴家用,更能陶冶性情。平时,老人在家没事时,就拉一些“八音”自娱自乐。

  潘受绿在旧社会时曾学了一段武术,拳脚功夫的基础让潘受绿身体状况很好,视力尤其好。现在衣服扣子若掉了,他还能自己穿针引线缝上去,一点问题也没有。

  “平常,老人家衣服纽扣掉了,他就自个找来针线,一个人慢慢的穿线,然后一针一线的缝补。而且,他换下来的衣服,都是自己清洗,从不用我们晚辈操心,在日常生活起居,自理能力都很强。都上百岁高龄了,都还能干净利索地劳作,作为晚辈的我们不得不佩服呢!”潘正治感慨地说道。

  一个长寿老人的饮食常常为人所关注,我们也就地取经。潘正治告诉我们,其父亲平时饭量不大,但是吃的菜的花样却要求多。

  “他吃东西爱吃多种多样的,他是一定要吃豆腐、鱼肉、韭菜,这三种菜在市场上经常有,我们都能满足他。在吃饭时,我们看着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他喜欢的饭菜,感到非常的幸福。”

  潘正治还一五一十地告诉笔者,喜欢喝开水是其父亲留给他最初的印象。从他记事起,父亲潘受绿就开始习惯性喝开水了。不管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潘受绿都坚持煮开水来喝,而且都是喝白开水,不加任何甜品。

  潘受绿老人的生活极其有规律,家人都说老人是一个活的时钟。每天清晨6点,老人就起床,洗漱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开水;晚上9点,老人就准时洗澡,一点也不会偏差。由于良好的生活规律,潘受绿的身体十分健康,一生很少生病。用“鹤发童颜”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百年岁月的风霜一点也掩盖不了他红润的肌肤。

  在潘家房子后面,有一块三分菜地,102岁高龄的潘受绿仍隔三岔五地去锄草、种菜、给菜苗浇水。无论家人如何劝阻,老人家都很坚持去菜地劳动。用他的话说,闲着没事做,人会变傻,多走走,多动动,对健康有帮助嘛。

  潘受绿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丰衣足食,有道是:天道酬勤。长寿,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近年来,东平镇长寿老人和百岁老人的比例不断增加。说起东平镇老人长寿的秘诀,东平镇民政助理黄圣元一语道破:“空气好啊,还有很多(百岁)老人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自己种菜吃,都是绿色食品,有些老人,他能够活动的话,还是尽量去劳动的。他们的心态很好,他们的子女照顾得很好。”

  无论是原味饮食;还是辛勤劳作。百岁老人的生活习惯几乎都是以最贴近自然的方式安享自然,他们保持着最简约的生活方式: “一间房、三餐饭、亲人、老友围着转”。在东平镇,这里的村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另外,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睦融洽,人们辛苦而又愉快的劳作成了定期的锻炼,这些都是使人长寿的重要因素。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