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古文乡觉瑞村遭遇特大暴风雨,覃恒迅速组织乡干部进行抢险救灾。图为覃恒发现一棵倒下的芭蕉树堵住了排水沟,堆满了垃圾,洪水也因此不断向村庄漫延,他果断找来锄头,清除堵塞物,保持排水通畅,确保了村民的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
2013年5月29日,古文乡觉瑞村遭遇特大暴风雨,覃恒迅速组织乡干部进行抢险救灾,图为覃恒(右一)在查看村民受灾情况。
本网讯:那天一大早,他来不及与酣梦中的妻儿道别,就匆匆赶往50公里外的古文乡。车在瑶山中一路颠簸。感觉胸闷气短的他不时用手捶拍胸口。乡府司机梁志肯见状劝他返回县城去医院检查。他却说:“当前乡里的工作比较忙走不开,等这段工作结束后,再去认真查一查。”
那天上午10时,他在古文乡府组织乡三班子领导开会研究7月17日本乡即将召开的“美丽河池·清洁乡村”活动转段工作会议和征兵工作会议,并就全乡当前重点工作进度进行盘点,部署推进工作的相关事项。开会期间,乡长梁家榕发现他脸色苍白,建议他多加休息。他说:“不要紧,小毛病。”
那天中午会议一结束,他就带领挂村干部奔波在田间地头,检查开展“美丽河池·清洁乡村”活动和甘蔗虫害的情况。在乃良村地头的沟渠里,他发现白色垃圾堆积很多,严厉要求挂村干部何升斌赶紧安排人处理。
那天下午在觉瑞村,他看到田边的水沟里有不少多年的垃圾,他脱掉上衣,穿着背心,拿起铁铲,顶着炎炎烈日,与村干、群众一起清理垃圾。
那天,回到乡府已是晚上21时,他对挂村干部唐秀权和司机梁志肯说:“跑了一天,我有点累了,洗个澡我就上床睡觉,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们也早点休息吧!”
就在那天晚上,因疲劳过度突发疾病,他静悄悄地、急匆匆地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他生命的时间定格在2013年7月15日晚22时许,他永远地走了,年仅39岁他,就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文乡党委书记覃恒。
那天夜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在初秋时节的一个雨天,在覃恒因公殉职一个多月后,记者来到他曾经和乡亲们一起战斗过的村头寨尾,一起耕耘过的田间地块,追寻这位共产党员的足迹。
看着他生前带领群众修通的公路、种植的核桃、办起的产业,听着群众泪眼朦胧的讲述,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一名因病倒下的党的基层干部的口碑,深深地留在百姓的心中。
覃恒为切实改善民生,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到古文乡任职之前,覃恒的是大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在记者采访时,大化县委组织部领导说:“其实,覃恒当时有几个好的部门、职位选择,但他主动要求下到条件差的古文乡。”
古文乡是典型的大石山区,是大化瑶族自治县几个条件恶劣、基础落后的乡镇之一。
大山里交通不便,群众出行难,致富更难。2011年4月底,覃恒走马上任古文乡党委书记,开始了他实现抱负、为山区群众圆梦的旅程。他结合古文实际,决定从提高群众福祉、改善民生入手。
覃恒带领干部徒步深入不通公路的村屯察看地形,研究规划村屯道路建设方案,先后组织建设了解内、百荣、卡汉、弄甘等9条公路。每一条公路建设,覃恒都不辞辛苦,亲自参与采线、测量,并做好项目上报争取工作。他还亲自组织建设家庭水柜80个,深入化解群众纠纷40多件。
2012年8月,大化县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任务分解到各村屯、农户,覃恒深入村屯调研时发现,良美村弄甘屯韦绍升一家4亩宜种核桃的山地被丢荒。他经过了解,得知韦绍升70多岁了,有智障,他的儿媳、孙子也是残疾人。为了养家糊口,儿子外出打工,家里没有劳力。“像这样的家庭,我们要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覃恒组织乡干部利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帮助韦绍升家挖坎,并调动苗木、肥料,帮助他们完成核桃种植。
为推进“美丽河池·清洁乡村”活动中,他先后深入40个村民小组召开动员会。白天群众忙于下地做农活,他便利用晚上进村入屯与群众座谈,号召大家投身建设清洁美丽家园……
他组织实施24套公租房建设,解决了乡村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
在覃恒看来,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工作高于一切;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党和人民的重托,只有朝夕相处的同志们,唯独没有他自己。
有一次,乡干部唐飞与群众一起到地里给甘蔗洒农药,回来后吃不下饭,并出现呕吐现象。唐飞觉得没事,直接回宿舍休息。覃恒了解情况后,立即跟乡医院联系,并护送唐飞到医院就医。今年春节,
覃恒安排自己大年夜值班。大家觉得过意不去,一些同志还争着大年夜值班。但覃恒执意不从,硬要让大家回家吃团圆饭。
在妻子的印象中,覃恒把县城的家当作旅舍一样,来去匆匆。今年10岁的儿子,很少享受到同龄人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快乐——比如假期到南宁加勒比水世界去玩,或到外地旅游。甚至,他陪儿子的逛街的时间都大打折扣,周末回到县城,都忙着找有关部门联系项目,争取资金……
今年3月的一个周末,覃恒又疲惫地回到家里,上楼时感到两腿酸软。妻子猜测,他身体出问题了,便催促他到县医院检查。谁知县医院的医生查不出病因,建议到大医院检查。覃恒的同学帮联系在自治区医院的医师,并约好检查的时间。但因工作太忙,耽搁了一次又一次,覃恒都没能如约去南宁检查。妻子责怪他,他说:“真的太忙了,缓一缓再说吧。工作做得不好,心里就感到不踏实。”
就这样,他与医生的约定再也无法实现。
虽然覃恒有愧于妻儿,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够重视,但对事业、对群众、对同事,他却付出满腔热情。
覃恒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福祉,改善和保障民生
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覃恒带领干部群众实施“六个百户”工程——生猪养殖50头以上100户,肉鸽养殖100对以上100户,经济林果种植10亩以上100户,中草药种植10亩以上100户,山羊养殖50只以上100户,养牛20头以上100户。
今年4月,覃恒组织养殖户到贡川乡参观学习,并聘请县畜牧水产局技术员到乡里开展养殖培训。之后,他主动与县扶贫办联系,并到外地引进种鸽3000对给群众养殖。
今年5月初,覃恒组织几个乡干到乃良村察看补种蔗苗情况,返回乡政府途中天已经黑了,但途经弄仪屯时,覃恒叫大家停车,进屯察看所发种鸽的养殖情况。进屯一看,果然发现了问题,村民潘氏家里的10只鸽子死了。
覃恒严肃地对随行的同志说:“养殖鸽子是我们着重发展的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应对。”他连夜安排分管领导及乡畜牧水产站技术员深入农户查找原因,原来是水土不服,鸽子感冒了。覃恒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对症下药,并叮嘱要采取措施预防禽流感。
随着广西农垦集团达华糖厂的竣工投产,覃恒认为,发展蔗糖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今年年初,针对大量青年外出务工、劳力严重不足的现状,覃恒和乡里同志们商量,采取农户出租土地、企业运营的模式,帮助农民增收。恰好有一家企业联系征地种植甘蔗,于是,覃恒组织乡干部联系征用土地250亩。但由于山里土地不连片,老板反悔了。因为已承诺征用土地,群众春种时令已过,为避免给群众造成损失,覃恒组织乡干通过请工等方式,将征用的土地全部种上甘蔗,并亲自联系和调运蔗种、化肥。
“六个百户”是一个长远的脱贫计划,覃恒在两年多的任期内,已率领乡领导干部组织群众发展养鸽100对以上27户,发展生猪养殖50头以上20户,发展山羊养殖50只以上35户;发动群众种植核桃1400亩,甘蔗402亩,四月红早熟桃116亩。
“覃书记整天忙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乡人大主席唐秀权含泪说:覃恒“玩命”工作的劲头,同事们大受感动,全乡上下协力拼搏,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政绩显着。2011年、2012年,古文乡在全县绩效考评中,先后被评为“二等奖”和“一等奖”。
而覃恒本人近年来不是被评为先进个人,就是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可这些奖状、奖杯在我们反复要求下,他的家人也不愿拿出来。“覃恒说过,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不喜欢炫耀。” 覃恒的兄弟如是说。
一位挚友为他写了这样一幅挽联:“四十年心血磨砺才茂志兴,一辈子风雨铸就德高品馨。”对他的处事为人做了高度概括。
覃恒走了,覃恒悄悄地、匆匆地走了,他走进了大山的怀抱,带着他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对百姓的无限深情;但当地的百姓们却说:覃书记还没走哦!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文乡每个角落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