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30日 来源:荔浦县农业信息中心  作者:梁祖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荔浦县杜莫镇龙珠村农民吴国林,利用上游田尾、下披潭两个小二型水库充足的水源,把承包的6亩多责任田因地制宜改造成鱼池,走出一条“水面养鸭,水下养鱼”的立体养殖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吴国林原来是个老养鱼人,以前按传统的方法养鱼产量低经济效益小,后来便外出打工了。如今他又干起了老本,采用科学方法立体养鱼,产量高效益好。2008年,吴国林承包了村里连片的6亩多责任田投资10万元改造成四个连通的鱼池,在塘基上搭建鸭舍进行立体养殖。他的鱼池主要放养鲤鱼、草鱼、鲶鱼、和鳖等鱼,每个鱼池放养几千尾鱼苗。利用鱼池水面养鸭,每批养500只左右,一年可养8至9批鸭子,鸭粪可作鱼饲料,可节省2/5的鱼饲料。由于他科学放养,精打细算节约成本,在这小鱼池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说,今年的产值40万元左右,利润大约有15万元,吴国林在家门口实现了致富梦。

  在吴国林的带动下,龙珠村有六户农户相继搞起立体养殖,他帮养殖户统一在外地购回鱼苗和饲料,并给他们传授养鱼经验。如今鱼欢鸭鸣的立体养殖模式成为龙珠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吴国林也成为了该村先富带后富的新典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