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的黄素英老人说话已渐吃力,声音稍大,喉咙里便传出轻微的咳嗽声。此时,坐在身旁的孙子立刻抬手轻轻为她捶起背。
“阿婆,您的孙子疼您吗”我们问。
“疼!孙子帮我洗脸、洗脚、煮饭、洗衣、砍柴,夜里还扶我上厕所、帮我盖被子。”老人如数家珍。
听见奶奶这么夸自己,13岁少年何立裕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个内敛的男孩是钦州市钦南区久隆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因家庭情况特殊,从7岁开始,他便主动照顾起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6年多来,他稚嫩的肩膀成了爷爷奶奶的“拐杖”。
何立裕的家位于钦南区久隆镇平新村何屋屯。从钦陆公路拐入一条乡间小道,穿行约五六公里,我们便进了何家的小院子。
此时,百岁的老奶奶正坐在门口的凳上晒太阳。何立裕则将行动不便的爷爷从床上扶上轮椅。何立裕的父亲已是70多岁的老人,母亲稍年轻。
原来,因家贫,何立裕的父亲何建爱到了45岁还未成亲,后来,才与一名有轻度智障的女子结婚。婚后,妻子经常手脚麻木,身骨疼痛。何建爱则整天奔波劳累,辛苦赚钱给妻子治病。10多年过去,2000年,夫妻俩才生下独子何立裕。
小立裕的诞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增添许多欢乐。然而此时,父亲何建爱已步入花甲,爷爷奶奶也已年近九旬。那时,爷爷奶奶还算硬朗,十分疼爱这个迟来的小孙子。春去秋来,小立裕一天天长大,而爷爷奶奶一天比一天年迈。95岁那年,爷爷不能再下地走路,奶奶行走也需要人搀扶。
看着父亲终日忙里忙外,7岁的何立裕疼在心里。一天,他主动向父母提出,要搬到爷爷奶奶房里跟老人同住,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何立裕家住的是一套结实的3间砖混平房。那是几年前通过政府的危房改造项目,由国家补贴资金建起来的。
最里面连着厨房那间,是何立裕和爷爷奶奶的卧室。一般人都怕跟老人住,嫌老人脏臭、唠叨,而小立裕从7岁开始与老人同住,从无怨言。那时他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放学后,同龄的孩子惦记着玩耍,他却想着家里的爷爷奶奶,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里帮着做家务。
老人行动不便,大小便、吃饭、洗澡等都需要人照顾。小立裕个头虽小,服侍老人却样样在行。老人夜尿多,爷爷的床铺上方吊着几个三角形的金属环铃,想方便时,老人只需轻轻地碰响环铃,小立裕便立刻起身,把爷爷扶到床边的便桶上。小立裕个子瘦小,扶起爷爷十分吃力。奶奶虽然能走路,但每次起夜,小立裕也会起来牵扶,防止老人跌倒。
每天清晨5时多,小立裕便悄悄起床,煲好粥、煮好菜,然后打来洗脸水为两老洗脸,伺候老人吃饭。等老人吃好了,他才骑着自行车,到六七公里外的平新小学去读书。晚上回到家,他要帮老人洗脚、擦澡,等老人都睡下了,他才坐到爸爸为他制作的一张小桌板前写作业。
今年9月,何立裕到离家较远的久隆中学读初中,需要住校,已经101岁高龄的爷爷奶奶十分舍不得孙子,眼含泪花送他出门。而在学校里,何立裕最放心不下的,也是爷爷奶奶。每逢周末,他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为老人做饭、洗衣。
6年多来,小立裕的孝举被乡邻们传为佳话,人们亲切地叫他“孝心好少年”。
有人问何立裕:“照顾爷爷奶奶会占用许多玩耍的时间,你会不会不开心”
他腼腆地笑笑说:“不会呀,照顾爷爷奶奶就是我最开心的事。”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