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孙小娟 陈家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01岁的黄素英老人说话已渐吃力,声音稍大,喉咙里便传出轻微的咳嗽声。此时,坐在身旁的孙子立刻抬手轻轻为她捶起背。

  “阿婆,您的孙子疼您吗”我们问。

  “疼!孙子帮我洗脸、洗脚、煮饭、洗衣、砍柴,夜里还扶我上厕所、帮我盖被子。”老人如数家珍。

  听见奶奶这么夸自己,13岁少年何立裕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个内敛的男孩是钦州市钦南区久隆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因家庭情况特殊,从7岁开始,他便主动照顾起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6年多来,他稚嫩的肩膀成了爷爷奶奶的“拐杖”。

  何立裕的家位于钦南区久隆镇平新村何屋屯。从钦陆公路拐入一条乡间小道,穿行约五六公里,我们便进了何家的小院子。

  此时,百岁的老奶奶正坐在门口的凳上晒太阳。何立裕则将行动不便的爷爷从床上扶上轮椅。何立裕的父亲已是70多岁的老人,母亲稍年轻。

  原来,因家贫,何立裕的父亲何建爱到了45岁还未成亲,后来,才与一名有轻度智障的女子结婚。婚后,妻子经常手脚麻木,身骨疼痛。何建爱则整天奔波劳累,辛苦赚钱给妻子治病。10多年过去,2000年,夫妻俩才生下独子何立裕。

  小立裕的诞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增添许多欢乐。然而此时,父亲何建爱已步入花甲,爷爷奶奶也已年近九旬。那时,爷爷奶奶还算硬朗,十分疼爱这个迟来的小孙子。春去秋来,小立裕一天天长大,而爷爷奶奶一天比一天年迈。95岁那年,爷爷不能再下地走路,奶奶行走也需要人搀扶。

  看着父亲终日忙里忙外,7岁的何立裕疼在心里。一天,他主动向父母提出,要搬到爷爷奶奶房里跟老人同住,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何立裕家住的是一套结实的3间砖混平房。那是几年前通过政府的危房改造项目,由国家补贴资金建起来的。

  最里面连着厨房那间,是何立裕和爷爷奶奶的卧室。一般人都怕跟老人住,嫌老人脏臭、唠叨,而小立裕从7岁开始与老人同住,从无怨言。那时他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放学后,同龄的孩子惦记着玩耍,他却想着家里的爷爷奶奶,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里帮着做家务。

  老人行动不便,大小便、吃饭、洗澡等都需要人照顾。小立裕个头虽小,服侍老人却样样在行。老人夜尿多,爷爷的床铺上方吊着几个三角形的金属环铃,想方便时,老人只需轻轻地碰响环铃,小立裕便立刻起身,把爷爷扶到床边的便桶上。小立裕个子瘦小,扶起爷爷十分吃力。奶奶虽然能走路,但每次起夜,小立裕也会起来牵扶,防止老人跌倒。

  每天清晨5时多,小立裕便悄悄起床,煲好粥、煮好菜,然后打来洗脸水为两老洗脸,伺候老人吃饭。等老人吃好了,他才骑着自行车,到六七公里外的平新小学去读书。晚上回到家,他要帮老人洗脚、擦澡,等老人都睡下了,他才坐到爸爸为他制作的一张小桌板前写作业。

  今年9月,何立裕到离家较远的久隆中学读初中,需要住校,已经101岁高龄的爷爷奶奶十分舍不得孙子,眼含泪花送他出门。而在学校里,何立裕最放心不下的,也是爷爷奶奶。每逢周末,他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为老人做饭、洗衣。

  6年多来,小立裕的孝举被乡邻们传为佳话,人们亲切地叫他“孝心好少年”。

  有人问何立裕:“照顾爷爷奶奶会占用许多玩耍的时间,你会不会不开心”

  他腼腆地笑笑说:“不会呀,照顾爷爷奶奶就是我最开心的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