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内古街风情速写。
黄环球在柬埔寨吴哥窟写生。
编者按:
黄环球,南宁“一品阁”书画院院长,广西北部湾书画院副院长,出生于田林县乐里镇。他擅长画牛,在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他经常以“牛”会友。著名艺术家范曾给他题写了“环球牛”,鼓励他把“牛”牵到世界各地作环球展览。这位酷爱牛的广西“牛仔”,曾多次走进东盟,进行东盟风情速写,创作了数百幅速写。今年博览会期间,他在南宁民歌湖“一品阁”举行了《东盟(越南·柬埔寨篇)速写画展》,以此为平台,与东盟友人广交朋友,进行文化交流。
1
感恩东盟 自办画展迎盛会
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前夕,记者来到南宁民歌湖,走进湖畔的“一品阁”书画院,看见黄环球正在和几个工作人员一起忙碌着。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在布置为迎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而举办的特别展览——《东盟(越南·柬埔寨篇)速写画展》。
黄环球见证了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长。提起博览会,黄环球脸上溢满兴奋:“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为中国和东盟双方的经济贸易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文化艺术的交流建造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黄环球表示,10多年前,博览会尚未落户南宁,他对东盟国家知之甚少,所了解的仅限于中越边境贸易,出门采风也只到过东兴和凭祥两个边境县市,从没有去过东南亚国家。“自从有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我找到了新的艺术世界,发现了新的艺术创作源泉。在几次深入东盟国家采风之后,我发现,博览会是一座绚丽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我们可以去领略东盟国家的艺术氛围和民俗风情,它们给了我巨大的艺术震撼,东盟——我们相见恨晚。”黄环球说。
黄环球此次在博览会共展出80多幅速写精品。他告诉记者:“筹办展览,是为了祝贺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亦是抛砖引玉,希望能与东盟艺术家有更多的艺术交流、心灵沟通,让更多的人走进东盟的文化艺术殿堂。”
黄环球说,每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他都会关注和参加。他认为通过博览会的桥梁,能够让中国的艺术走出去、将东盟的艺术请进来,使中国与东盟的文化艺术得以深入交流,双方的艺术家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说到艺术的走出去和请进来,黄环球说,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是博览会上的美丽风景,对于双方的艺术交流、心灵沟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每一届的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都促进了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的交流,让我们在交流中寻找共鸣,在共鸣中培养情谊,在情谊中谱就和谐。这一切的源头皆是因为有了中国-东盟博览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年一届的博览会就是这源源不断的‘活水’!”
2
疯狂速写 两次激情走东盟
2009年7月,黄环球第一次深入东盟国家。他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加了由共青团广西区委策划主办的“2009青年创业号专列——中越青年携手创业交流合作之旅”。这是黄环球第一次难忘的在东盟国家的艺术采风之旅。
人们到了越南河内,走进河内古街,不是逛红木市场,就是品尝、购买琳琅满目的越南小吃。而黄环球来到了河内古街,立刻感受到越南的风土人情和艺术魅力,他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画笔,迫不及待地将所见所闻记录在他的速写本上,那一个个魅力的瞬间停驻在他的笔尖,烙印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河内的早晨、古街民风、越南民居、古街卖花人、人力车边的老树、卖水果的人……“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艺术采风之旅!这一幅幅的画都记录了我对独特而淳朴的河内以及河内民风民俗场面的美好印象。”虽时隔4年,但看着当初的那些速写,黄环球依旧欣喜万分,犹如看着自己新生的“孩子”。
黄环球第二次难忘的东盟艺术之旅,是在今年6月。
那时,黄环球应邀参加了自治区赴越南、柬埔寨的一次文化交流考察之旅。“此次收获极大,不仅感受到了越南、柬埔寨国家人民的热情与友谊,还参与了‘中国-东盟青年摄影大赛展’,欣赏了越南国家美术家协会艺术展,体验了湄公河流域生态民风之闲情,疯狂速写了‘东方四大奇迹’之一——柬埔寨吴哥窟之壮美。特别是吴哥窟的艺术文明真是令人震撼,我无法不深深地陶醉在东南亚艺术文明之中……”黄环球激动地回忆,当他站在吴哥窟前,千年沉淀的艺术力量犹如巨浪冲击着他的胸膛。黄环球发现手中的笔不再是自己的,他在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将这人类瑰宝刻画在纸上,当印象中的吴哥真实地呈现在他眼前,吴哥的每一个景色和建筑,比如普塔伦寺、宝剑塔、达松将军庙等,甚至是一个台阶,都在真切地敲击着黄环球的心。黄环球说:“这不是梦,却犹如在梦中——因为这一切都太过于美好。”于是,黄环球拿起画笔,疯狂速写……
时间在谈话中悄悄流逝,到了最后,黄环球凝视着自己的速写,缓缓道出他的期许:“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和东盟的艺术家加入到文化艺术的交流之中来,寻找共同的道路,到达共生的彼岸。”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