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驻村工作的时候,和群众讲话,他们一是听不太明白,二是觉得我是来‘镀金’的,不愿意搭理我。现在,村民老远看见我就主动打招呼。得到群众的认可,再艰苦心里也觉得值!”自治区财政厅派驻凌云县泗城镇金保村第一书记黄耀谈起驻村前后群众对他态度的变化感叹不已。驻村一年多来,黄耀的真情投入和真帮实干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许。
金保村,是一个瑶族村落,全村有321户1565人。2012年前,全村有69.96%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2012年4月,黄耀驻村的第二天就和村支书一起走访自然屯,一个星期走遍5个自然屯,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召集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商议、制订全村发展规划。
一年多来,黄耀积极向上跑项目,争取后盾单位的资金支持。先后筹措到了资金63万元,新建村屯道路4公里,维修屯级路两公里,硬化道路3公里,解决了893人的行路难问题;筹措资金10万元建设地头水柜100立方米,解决了212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筹措资金40.5万元对27户贫困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
黄耀了解到金保村林地资源丰富,八角种植面积很广,但绝大部分已呈现出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他筹措到资金60余万元,发展种植金银花100亩,种植细叶龙竹700亩,实施八角低产改造400亩。由于产业项目选得好,去年金保村人均收入达到了3800元,与2011年相比,增幅超过70%。
金保村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俗资源。黄耀通过努力争取后盾单位和凌云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把金保村列入清洁乡村首批精品示范屯建设,得到各有关部门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计划把该村打造成自治区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目前,各类计划实施的项目正有序推进。
“黄书记来后,我们村路好走了,水清了,环境干净了,产业也发展了。”如今,当谈到黄耀时,很多群众都竖起大拇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环江县]生态移民让更多贫困群众搬得出能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难题,我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截至2000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不仅接纳了来自都安、东兰等县贫困群众6.7万人,而且让移民群众基本实现当年进点、当年住上新房、当年开发、当年解决温饱的目标 【详细】
广西:保障性安居工程助430万困难群众圆"住房梦"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德政工程,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我国稳增长、拉内需、促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更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我区以改革创新、敢打硬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一大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 【详细】
靖西南坡乡发展山豆根种植拓宽群众致富路
近年来,靖西县南坡乡在主打“水果+桑蚕”两大特色产业牌的同时,积极探索山区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山豆根好生长于山地、石缝,适合在石山地区种植”的特点,把山豆根种植作为拓宽群众增收的亮点打造 【详细】
[平果县]村村有特色 群众是主体
平果县引导各乡镇根据村屯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特色开展生态乡村建设,鼓励各村屯实行自我管理、自筹资金、自己动手,突出群众是打造生态乡村的主体,发动群众自主组织施工队伍主导施工建设,有效降低生态乡村建设成本。 【详细】
两江镇岜旺屯:群众齐动手 乡村处处美
走进武鸣县两江镇岜旺屯,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一幅生态乡村美景:通屯水泥路两边修剪整齐的冬青树绿化带直达屯内;绿化带内栽种着大王椰等绿化树及常绿植物;屯前的水塘水质洁净,一幢幢黄色外墙的农家楼房倒映在水面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