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韦继川 本报通讯员 杨通站 杨通永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刚驻村工作的时候,和群众讲话,他们一是听不太明白,二是觉得我是来‘镀金’的,不愿意搭理我。现在,村民老远看见我就主动打招呼。得到群众的认可,再艰苦心里也觉得值!”自治区财政厅派驻凌云县泗城镇金保村第一书记黄耀谈起驻村前后群众对他态度的变化感叹不已。驻村一年多来,黄耀的真情投入和真帮实干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许。

  金保村,是一个瑶族村落,全村有321户1565人。2012年前,全村有69.96%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2012年4月,黄耀驻村的第二天就和村支书一起走访自然屯,一个星期走遍5个自然屯,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召集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商议、制订全村发展规划。

  一年多来,黄耀积极向上跑项目,争取后盾单位的资金支持。先后筹措到了资金63万元,新建村屯道路4公里,维修屯级路两公里,硬化道路3公里,解决了893人的行路难问题;筹措资金10万元建设地头水柜100立方米,解决了212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筹措资金40.5万元对27户贫困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

  黄耀了解到金保村林地资源丰富,八角种植面积很广,但绝大部分已呈现出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他筹措到资金60余万元,发展种植金银花100亩,种植细叶龙竹700亩,实施八角低产改造400亩。由于产业项目选得好,去年金保村人均收入达到了3800元,与2011年相比,增幅超过70%。

  金保村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俗资源。黄耀通过努力争取后盾单位和凌云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把金保村列入清洁乡村首批精品示范屯建设,得到各有关部门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计划把该村打造成自治区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目前,各类计划实施的项目正有序推进。

  “黄书记来后,我们村路好走了,水清了,环境干净了,产业也发展了。”如今,当谈到黄耀时,很多群众都竖起大拇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