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粉垄高产栽培技术可一次性完成深耕、粉碎、成垄等作业,具有省时省力、节本增效的特点。”“通过粉垄耕作既加深耕作层,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引根深扎,又能削弱土壤毛细管的作用,减少水分蒸发损失……”近日,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韦本辉、刘斌和高级农艺师许树宁3位专家将课堂搬到了龙州县水口镇埂宜村上灶屯新村,把蔗农们最需要的甘蔗种植新技术送到了蔗农的家门口。
听说有专家来讲课,水口镇及周围乡镇的蔗农一大早就聚到了埂宜村上灶屯。原本只安排400个座位的“铁棚”一下子涌进了500多名蔗农,抢不到位置的蔗农干脆站着听课。
虽然下起了毛毛细雨,天气寒冷,但丝毫不影响蔗农们对学习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热情。
龙州县武德乡保卫村蔗农谭汉芳一大早就约同村的三四名蔗农,坐了一个小时的汽车赶来听课。“家里耕地少,只种了五六亩甘蔗,产量一直上不去。”种了10年甘蔗的谭汉芳坦言,由于种植技术不精,他家的甘蔗单产只有四五吨。
培训课上,来自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3名专家轮翻上阵,分别就《粉垄栽培特点及应用》《甘蔗粉垄高产栽培技术》《桂糖系列良种与高产技术》等内容,结合他们自身的科学研究、丰富的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蔗农们讲解传授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据韦本辉介绍,甘蔗粉垄栽培,最大的特征是甘蔗根系特别发达,植株高大,绿叶数量多,蔗茎顶部茎环生长保持粗壮,而且根蔸中冬笋数量多且粗壮,宿根后可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龙州县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为推广甘蔗粉垄栽培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两者的结合将产生‘叠加效应’。”韦本辉说,利用粉垄机器旋磨土壤深耕深松,土层深而不乱,松土层比传统犁耙整地加深了20—30厘米,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有利甘蔗分蘖和生长。
“粉垄栽培的甘蔗种植垄下有U型沟,贮藏的天然降水比传统种植要多且不容易蒸发,有利于甘蔗全期生长特别是秋、冬两季干旱时,能够均衡稳定的提供肥水和营养,保障甘蔗稳健生长,而且后劲足,容易获得高产。”韦本辉说。
台上老师讲得激情澎湃,台下“学生”听得如饥似渴,大家受益匪浅。
“看了试验对比照片,采用粉垄技术种植的甘蔗比传统的种植方法要壮得多。”“现在种甘蔗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相信科学不行了,这样的培训很及时,我们特别需要。”“明年该怎么种,我心里有‘谱’了。”听了3位专家的讲课,蔗农们纷纷发表见解。蔗农们还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培训,掌握更多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甘蔗产量,增加收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龙州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花山岩画申遗工作
4月27日,记者从市申遗办获悉,自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启动以来,龙州县多措并举,吹响申遗工作集结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马山:“金银花节”推出“文化大餐”
4月23日上午,马山县古寨瑶乡民俗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有马山“文化三宝”美誉的壮族会鼓、壮族三声部民歌和壮族打扁担等节目正在精彩表演 【详细】
甘肃将打造“重量级”农业科技创新区
为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部支持下,甘肃省将在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打造一个“重量级”的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 【详细】
钟启泉赴龙州县参加扶贫开发“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调研考察
3月19-20日,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与广西生产力学会联合组成调研组到龙州县开展“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考察调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甘幼玶、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会长钟启泉、自治区政协原农委主任、原百色地委书记刘咸岳、自治 【详细】
[龙州县]促“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3月16日,在龙州县水口口岸,联检大楼外墙正架着装修用的铁架,围着施工安全网,一旁规则地码着一排排瓷砖,施工人员在紧张施工……这是龙州大力开展口岸提级升格建设的一个热闹场景,该县正以口岸建设力促边贸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