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吴红焱成为广西新闻出版局派驻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巴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来,他抓班子、带队伍、谋发展,全村村民收入明显增加,群众都说他是心系全村群众冷暖的书记。
巴定村属该县山区村,居住着壮、汉、瑶等民族,各自然屯分布较散,交通不便,最远的六楼屯距村部所在的巴定屯有十多公里,而且只通泥巴路面机耕路。吴红焱一到任,即翻山越岭,步行到各村民小组,走家串户,了解村民家庭收入状况,听取群众在教育、种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考察当地的农田水利、道路、水电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情况;平均每天步行6公里以上,有时甚至达25公里。不到半年即走遍了巴定村11个自然屯的16个生产小队和1个果场移民区的山山水水,累计下屯120余次,进家入户300多次,鞋子也磨破了两双,掌握了大量民生第一手材料。
作为第一书记,抓班子带队伍是吴红焱首要的工作。通过调查掌握情况后,他直面村“两委”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人情关系复杂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扭转村“两委”班子工作被动局面。通过两年努力,他把巴定村打造成了全镇党建示范村,全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9名,发展瑶族党员1名,成为该村近7年来发展的首位瑶族党员,镇党委的党建示范点和党员创业示范基地相继在该村落户,该村顺利通过了河池市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
扶贫先扶智。吴红焱争取到后援单位投入4.7万元,用于巴定小学食堂水电管线改造,在驻村巴定屯建成占地120平方米的儿童乐园,成为该县第一家农村儿童乐园。联系到广西八桂义工协会 “八桂心泉”和“爱心冬鞋”公益援助项目在巴定小学安装了安全直饮水设备,孩子们随时能喝上净化后的冷、热、温水。冬天,全校122名学生都穿上了保暖的新鞋。联系到后援单位资助创建“儿童乐园”和德国施普林格科技出版公司北京代表处和南宁爱心人士捐献图书,建成村“农家书屋”,书屋总藏书逾2000册。通过联合村扶贫互助协会收购本村长寿老品种黄豆,通过网络和朋友圈推广,发起了巴定村“爱心黄豆义卖”公益活动。黄豆经过真空包装后外卖,义卖收入全部用于设立“有奖阅读”等与巴定村孩子学习和生活相关的扶贫项目,“爱心黄豆义卖”公益活动得到了南国早报网等媒介的关注和支持,该活动进驻八桂义工慈善淘宝店,仅两星期就成交60余笔,目前已筹得爱心资金近8000元;该阅读基金于去年“六一”儿童节在巴定小学开展了“美丽巴定·清洁乡村”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活动效果较好。
为发展夯实基础。巴劳屯因为地理和历史原因,存在村部不通公路和饮水难等群众长期反映的困难问题。为此,吴红焱先后7次下屯开展工作,撰写了《边缘化的村庄》调研报告,向后盾单位打报告争取资金,投入5万元新建了一条1200米的巴劳——巴功屯级砂石路,解决了巴劳群众出行难问题。巴定屯是该村的大屯,全屯共117户518人,全村村民出行都在该屯候车。由于资金受限,该村一直没有便民候车亭,特别在烈日暴晒、刮风下雨时,村民更为不便。为解决村民乘车无站点、客车到处停的问题,吴红焱积极向上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专项扶贫资金15万元,在巴定屯建成便民候车亭,圆了村民们多年来想建候车亭的梦想。此外,还修建六角凉亭1座、三面光灌溉水渠1条,翻新修建兰巴屯1公里入屯公路,改造了30户农户危房,修建巴领屯简易桥梁,向上争取资金解决了巴劳、上林和巴功等地群众的饮水困难,硬化巴定和上林两个屯屯内道路。
产业发展促增收。吴红焱先后带领巴定村党员、村干和群众代表4次外出考察农村合作社和养殖场,邀请巴马长寿研究所的专家,以及南宁、北京、浙江等地老板先后6次到巴定村考察,寻求种养和办保健食品厂等项目合作,成立了村扶贫互助协会,协会首批15万元扶贫资金已经到位并启动,确定以香猪、甘蔗、油茶、核桃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思路,带动群众脱贫。以巴领屯养猪场为依托平台,通过协调贷款和联系到后援单位投入7万元扶持,购买140头母香猪,采取代养自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巴定村开展“扶贫香猪”项目,带动了全村香猪养殖业的发展,全村养殖香猪达1万多头,为贫困群众增收开辟了新路子。吴红焱联系到巴马原种香猪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在巴定村租用300亩地投资千万元建大型养殖场,前期土地勘测初步完成。另外,全村甘蔗面积达1000多亩、油茶面积达3000多亩、核桃面积逾1000亩。
清洁乡村美巴定。针对巴定村的白色垃圾污染,吴红焱重视对巴定村群众特别是学生的宣传教育,配合学校劳动课课程,组织群众和学生集体清理白色垃圾活动12次,清埋焚烧垃圾50多吨。如今,巴定村村容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六一”儿童节,由后援单位资助,在巴定小学策划开展了以“美丽巴定·清洁乡村”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为获奖的近80名学生颁发了书包等奖品;争取到后盾单位投入近3万元,加上自筹、县镇和社会资助投入,在巴定村修建垃圾池16座,建立焚烧炉5个,购买垃圾桶600余只,配备三轮垃圾车5架,同时,在12个屯都配置保洁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入村以来,吴红焱接待反映困难和问题的群众超过200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大小困难和问题60余件,调处各种大小纠纷20余起;结对帮扶贫困户3户,联系后盾单位在巴定村结对扶贫5户,联系南宁社会爱心人士结对扶贫5户,从自己微薄工资中挤出近4000元,救济家庭困难群众,为他们购买家禽进行养殖等。组织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到村里开展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4次,给贫困户和村委送上慰问金、生活用品、电脑和复印机等办公用品,金额逾1万元。两年来,联系到后盾单位投入巴定村扶贫资金和物资折款近25万元,协调配合县、镇相关部门实施各类扶贫项目,投入资金累计超过150万元,极大促进了巴定村的发展。
出色的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认可,2012年,吴红焱被评为全区新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