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光是田阳县五村镇的一名返乡农民工党员,10年来,他不断摸索发展葡萄产业,引进新品种、培育葡萄苗、自酿葡萄酒,产业规模不断做大做强。在自身致富的同时,他还积极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在当地群众心目中树起了一面红彤彤的旗帜。
——致富梦想起航于努力。2003年底,在广东打工多年的周作光返乡,凭借在外地葡萄园打工时的学习积累,瞄准本地独有的气候条件和葡萄种植的广阔市场前景,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在镇上租赁水田种植良种葡萄,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周作光在发展葡萄产业中边干边学,潜心钻研葡萄管理技术,终于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地气候的管理经验,种植的葡萄色泽佳、含糖分高,倍受消费者青睐,销售价20元/公斤,比外地葡萄价高一倍左右。2004年,他种植的首批葡萄产值达12万元,纯收入5万多元。
捞得“第一桶金”后,周作光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先后对葡萄园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同时自酿葡萄酒,纯手工精选、破碎原料,采用自然发酵,不添加化学添加剂等方式酿酒,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主要销往广东、北京及百色各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年的打拼,周作光的葡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由开始的4亩发展到了现在的50多亩,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多个品种。2013年,周作光的葡萄园总产值80万元,纯收入58万元,其中销售成品葡萄收入30万元,葡萄种苗销售收入12万元,酿酒销售收入16万元。周作光还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百色市首批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致富不忘乡亲们。“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周作光立足葡萄产业优势,周作光把自己丰富的果蔬生产及管理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用他的勤奋和努力带动了全镇的果蔬产业,目前全镇已有数十户发展葡萄产业,有123户发展果蔬种植,全镇共种植葡萄、芒果等水果2968亩,反季节蔬菜1500亩,逐步形成了本地特色农业产业。
——致富蓝图继续画。今年以来,田阳县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贷款扶持力度。周作光得知后,用自己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向田阳兴阳村镇银行申请融资贷款30万元,用于壮大葡萄园种植规模。“今后,我将用贷款继续扩大规模,建自己的葡萄酒厂,树立品牌,把葡萄产业做得更大,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周作光满怀信心地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