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亩水面的辽塘水库,轻风拂过,波光粼粼。近日,在鱼塘边,笔者来到全州县绍水镇松川村委张家村采访该县人大代表张继勇,他正在忙着往鱼塘里投放青草,塘中的鱼儿在欢快地游动……
57岁的张继勇1972年高中毕业后,曾在绍水镇松川村委担任村支书,在担任村支书期间,他注意到离自家不远的辽塘水库,水质优良,格外纯净,于是开始利用这个的水库养殖淡水鱼。
通过多年不断地摸索、学习,张继勇掌握了水产养殖的方法,他扩大养鱼规模,走生态养殖之路。为了减少用尿素制造肥水的成本,他在鱼塘边搭建了养鸭棚,喂养种鸭2000只,让鸭粪在鱼塘里产生肥水。此举不仅节约了尿素,每年还能产种蛋6万多枚,增加纯收入2万多元。目前,张继勇的鱼塘亩产鲜鱼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年养鱼产值近20万元。
“张家村在搞单一的粮食经济时,只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张继勇对笔者说。日子好过了,张继勇没有忘记带领村民致富。2006年,张继勇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他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决定依托辽塘水库的优势,带领群众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道路。张家村现有308户1200人左右,他走村串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利用水库养鱼,并且把自己10多年的养鱼经验、技术手把手免费传授给村民,平时乡亲来买鱼,总是半买半送,若是年迈困难的老人,干脆分文不取。
采访当日,时近中午,来了几位前来学习养殖淡水鱼的村民,张继勇又开始耐心地指导大家,“养鱼很辛苦,除了按时给鱼喂食外,还要细心做好防病工作,避免鱼苗出什么意外而死亡”,“只要你们有什么困难和不懂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张继勇热心帮助群众,自己创业致富了不忘带动乡亲致富。只要群众想学,张继勇就乐意传授经验。他经常召集大家在一起交流经验,指导技术;他经常与周边乡村朋友聊养殖经验、技术和市场信息,有什么新想法或者信息都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分享。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农村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让群众致富,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张继勇表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德保荣华乡发展特色产业助农致富
今年以来,德保县荣华乡理清发展思路,在发展甘蔗、烤烟、脐橙、田七等特色产业基础上,积极寻求尝试多种特色产业发展组合模式,破解产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低的难题,实施了辣椒试点片、牛大力试点、鸭胆子试点等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多渠道、多途径探索荣华乡发展 【详细】
[岑溪市]“村村通”架致富金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岑溪市积极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把解决农村“行路难、路难行”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打通村民致富“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大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力度,去年8月份就完成了2个县道硬化工程和22个通建制村公路硬化工程,共145.6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