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心中的好支书李友明。
李友明(左)在给边民调解山林纠纷。
李友明(左四)和边民们商讨那党村发展计划。
李友明,宁明县爱店镇那党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上任后,努力践行群众路线,带领边民发家致富,维护边境地区和诣稳定,是群众心中的好干部。
宁明县爱店镇那党村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12公里。该村旺英屯与越南仅一河之隔,距爱店口岸12公里,是对越贸易较为活跃的边境互市点之一。李友明充分利用旺英良好的区位优势,鼓励边民发展边境地区贸易,有的边民年收入达50多万元。
那党村山多田少,发展林业产业大有可为。为此,李友明鼓励边民多种树,尤其是多种既能采割脂油又能采伐木材的优质桐棉松树种。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如今的那党村漫山遍野都是松树,成了一座座经济效益可观的“绿色银行”。2013年,全村松脂年产达1400吨,产值达1400万元,户均收入将近2万元。
那党村虽然林业资源丰富,但产业比较单一,边民增收的渠道不多。为此,李友明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巩固林业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荒山、坡地、旱田多的资源优势,引导和发动群众发展甘蔗种植产业。几年来,该村甘蔗生产每年上一个台阶。2013—2014年榨季,全村进厂原料蔗达11189.196吨,产值达到496.37万元,甘蔗生产成了边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边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李友明越发注重改善边民的居住环境。2013年以来,他利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有利时机,发动群众出动劳动力1000人次,共清理垃圾10多吨,修好排污水沟700米,铺设排污管道35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危房改造17座,种植黄花梨200多棵,大叶紫荆15棵。
李友明注重改善民生。几年来,他利用“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契机,建设完成了全村7个自然屯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701户2658名群众的饮水难问题;争取到各种建设资金360万元,硬化屯级道路12公里,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积极引导群众自发投入3.2万元资金修建那党村大榕树舞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帮助58户群众进行了危房改造,解决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帮助51户群众建设沼气池,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争取到上级卫星电视传播设备537套免费发放给群众;帮助701户2658名群众做好0—3公里范围内农村居民低保金申报和发放工作。
然而,村里因山林问题引发的各种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为此,李友明组织化解矛盾纠纷“131”工程协会成员走家串户进行调查取证,把矛盾纠纷尽量化解在萌芽状态。2013年,那党村共接访调处各类纠纷4起,调处率达100%,纠纷案件同比下降77%。同年,李友明被县司法局评为“全县人民调解能手”。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藤县塘步镇有个“支书王”
藤县塘步镇有个叫得呱呱响的支书,人人都他叫“支书王”,南梧二级公路边经常见到他拿工具捡垃圾的身影,他就是县人大代表、金板村党总支部书记黄英雄,从担任藤县塘步镇金板村总支部书记以来,他满怀激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带领群众清洁乡村、建 【详细】
田阳巴庙村选出首位女支书
巾帼不让须眉。在8月22日田阳县玉凤镇党委根据换届选举结果进行批复任命的17个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名单中,笔者惊喜地看到,全镇一批优秀农民女党员分别进入各自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其中巴庙村还选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支书。 【详细】
玉州区仁东镇石地村村支书罗承贤的乡土实践
坐在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石地村新村委楼的大门口,53岁的村支书罗承贤安静地凝视着宽阔崭新的村广场——舞台、球场、健身器材、石桥、杨柳荷塘,陷入了回忆。 12年前,当走南闯北贩运农产品的经济能人罗承贤上任石地村村支书时,他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 【详细】
全区“扶贫攻坚好支书”杨成义:一心为民促共富
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政府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注重推选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担任村支书,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推选出来的“双强”型支书们个个铆足了劲,富民招数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支书,该县德峨镇弄杂村党支部书记杨成义 【详细】
我区51人被授予全区“扶贫攻坚好支书”称号
7月25日,全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座谈会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会前会见了全体受表彰人员。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