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文胜是右江区大楞乡温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是百色市乃至广西种植田七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大胆地种植田七800亩,种植面积广西第一,预计产值超亿元。
2013年,百色市大力实施“田七回家”工程,其中右江区分领到的任务是1000亩。由于田七种植前期投入大,群众大都抱着观望态度,一度给该区田七种植带来发展困难。“我们不种,群众更加不敢种了。”作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右江区人大代表,伦文胜勇于担当地说道。
右江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田七产业的发展,自领到田七种植任务后,制定了《田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田七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专门成立了田七办,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有种植意愿的农民到云南文山等地实地考察田七产业,并从云南聘请田七专家驻地长期指导田七种植,对田七种植户给予每亩6000~8000元的资金扶助。然而,田七种植涉及到用地、种苗、农药、遮荫棚和技术等大量前期投入,加上后期的管护,每亩成本达5万元左右,而且三年才能采收,大部分农民只能“远观”。
大楞乡地处右江区西南部山区,海拔400至1396米,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约19至22摄氏度,空气湿度大,极适合中草药材生长。伦文胜自云南文山考察回来后,认为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适合发展田七产业,加上政府的田七扶助政策,坚定了他种植田七的信心。伦文胜种植田七的信心,给该区的田七发展带来一片光亮,市领导、区领导多次深入伦文胜家中,与其共商田七产业发展计划,伦文胜最后确定了一个惊人的田七种植面积——800亩,该面积占右江区计划种植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伦文胜因此也成为广西最大的田七种植户。
种植田七800亩,要投入4000多万。如此庞大的种植面积,如何经营管理如此庞大的成本投入,资金从何而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右江区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云南田七专业种植大户罗兴发、皮少富等人与伦文胜合作,由云南方包供苗、包技术,伦文胜负责提供种植基地、人力、物资等。其中云南方提供的种、苗折价600万元,伦文胜贷款1200万元用于征地补助、物资采购、人工费用等。至2013年12月,经过半年奋战,伦文胜的800亩连片田七基地全部种上了田七,其中子条种植550亩,红籽种植250亩。在田七的种植和管护当中,周边大量富余劳动力得到就业,其中最高用工量达每天500名,而伦文胜几乎每天吃住工地,奔走山头。因此,2014年7月,伦文胜被自治区组织部授予“扶贫攻坚好支书”称号。
截至今年9月份,伦文胜的800亩田七累计已投入3200多万元,如此之大投入,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其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但伦文胜心中有一杆称,那就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公证”下,他与广西中恒集团签订了每公斤300元的田七收购保护价,确保了田七销路。目前,伦文胜的800亩田七长势良好,其中子条种植的已长到40厘米高,并开花结籽,部分红籽已采收;红籽种植部分于今年12月份也可以出苗了。“按照这个良好的长势,预估总产值已超过亿元。”广西中恒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右江区将继续按照“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农户联动,链条拉动”的思路,力争到2015年种植田七3000亩以上,将田七产业发展成为该区的又一农业支柱产业,带动更多人发展致富,涌现更多田七种植能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右江区]1000多亩田七长势良好
去年7月以来,右江区大力实施“田七回家”工程,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扶持。 【详细】
百色市: 探索田七产业发展新模式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月14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田阳县坡洪镇中恒集团田七种植示范基地召开全市田七生产田间管理工作现场会,就如何做好我市高温雨季时节的田七生产田间管理工作进行现场讲解培训。会前,市委副书记、市田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韦瑞灵对开好这次现场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市 【详细】
[隆林县]为3个田七基地争取贷款600万元
“有了这150万元贷款,就不愁田七的发展。”4月11日,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那伟村塘房屯田七种植基地负责人廖付厚获得产业扶持资金贷款后激动不已。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员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着力 【详细】
伦文胜:大王岭上的“哥老伦”
第一眼看见伦文胜,你会觉得他长相普普通通,没啥特别,但是在1800多口人的右江区大楞乡温矿村村民眼里,伦文胜却是一位有胆量、有能量、有肚量的人,是一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带头人,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哥老伦”。 【详细】
西林农信社以制度保障支持田七生产
西林农信社积极响应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田七回家”的号召,以制度为保障,加大田七生产贷款投放力度。截至3月25日,西林农信社田七生产贷款余额为1263万元,其中,2014年新增田七生产贷款43笔,金额1214万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