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为民办实事,深耕基层惠民生。自2012年我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以来,在这片绿城大地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第一书记”优秀典型。其中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派到上林县西燕镇云灵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蒋劲松、王宪平就是一个缩影。他们自到西燕镇云灵村任“第一书记”后,始终牢记“第一责任”,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肩并肩,扎根基层一线,入农家,体民意,察民情,用心解决村民的每一个困难,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勇挑科学发展重担,努力争当强村富民、服务群众“领头雁”,用实际行动和成绩赢得广大村民的信任和好评,同时也使村屯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
修水泥路解决饮水难题
上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云灵村属大石山区。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任驻村“第一书记”蒋劲松,积极推动云灵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当时最急需解决的是修路、喝水等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关怀下,在“第一书记”的努力下,筹集到资金近500万元,铺设了云童庄到弄桃庄、上水庄至弄良庄等7条水泥路、砂石路全长约16公里,不仅解决了7个村屯村民的出入难问题,而且让村子变得更加整洁、漂亮,实现了从村委到各庄基本通水泥路,特别是解决了弄吉、弄桃两庄自古以来不通车、货物进出靠人背肩扛的历史。解决弄吉、弄良、弄和、中着四庄的人饮问题,结束靠天喝水、天不下雨就没水喝的历史,其中弄和庄实现了通自来水,其他三庄通水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中。弄和庄年逾七旬的王阿婆高兴地说:“以前都是靠老天爷下雨喝水,又脏又臭,绝大多数只能用来浇菜,人喝很不放心,都是到400米外的地方挑水喝。现在,我们终于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感谢党和政府!”
经过蒋劲松的奔走反映,云灵村小学教育设施落后状况得到了改善。去年12月下旬,由市人大常委会和威宁公司捐资25万元,帮助新建一栋两层2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及云童庄文化室。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一个村子的发展关键看村干部的凝聚力,这是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第二场硬仗。今年5月,王宪平开始在云灵村为期两年的 “第一书记”任职工作。“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强,作风过硬,形象好。除了工作需要,在正常的上班时间里,他从未离开过云灵村,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是云灵村计生专干、专职副主任韦汉勇对王宪平的评价。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宪平发现个别村干部和一些群众思想不够开放,观念落后、封闭、等待思想、不与时俱进等问题。于是,他多次到村屯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动员,并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别到本县、南宁的先进社区参观学习,使班子成员开阔了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和服务意识。村干和村里的党员大多是老年人或中年人,年轻人非常少。为了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和干劲,王宪平认真抓好村“两委”的作风建设,注重骨干队伍的培养和教育,动员数名有能力、敢作为的青年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他经常亲自组织村干和党员以及村民学习党的远程教育实践科目,为党建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王宪平还为大家树起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他拿出1300元,请人清理走垃圾池的陈年垃圾。还筹措4500多元,为全村12个村屯制作“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宣传栏和“群众之家”牌匾,为清洁乡村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让乡村更加富饶美丽
云灵村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缺土缺水易旱易涝,水田土壤不肥、不易排水,水利设施滞后、农业产量低,只能种植稻谷和玉米,种植品种单一。如何把山利用起来,把地用好,把低收入的田地变成高收入的产业,是摆在两任驻村“第一书记”面前的课题。
3年来,在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的关怀下,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努力下,在市、县扶贫办的帮助下,筹集25万元,于2013年11月建起1500平方米的桑茹生产大棚和冷库,成立有202户农户参加的桑茹合作社,每年可带动60户农户致富,现已进行生产。建设一个350平方米的二层小蚕共育室,成立小蚕共育合作社,去年利润约10万元;合作社培育的优良蚕种除供应本村外,还销售到其他乡镇。此外,筹集项目资金104万元,用于种植百香果、金银花和改良扩种桑树等1644亩;落实1.5万元开展桑茹、桑蚕、甘蔗、百香果培训,共培训7期近1000人。云灵村的产业由单一的种桑养蚕向多种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中,市人大常委会捐资2万元,购买1056个垃圾桶和建设10个垃圾池,还将和广西交通运输有限公司捐资15万元,购买12辆垃圾车和建设垃圾焚烧炉,为清洁乡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经过努力,各个村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过去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推进缓慢的云灵村,现在已有几个庄的卫生整洁评比在镇里榜上有名。
两任驻村“第一书记”接力帮扶打好三场“硬仗”暧了百姓心。谈到未来的发展路子,王宪平充满信心地表示,要和村“两委”艰苦奋斗、同心协力,带领群众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快马加鞭,把云灵村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生态、富裕的村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花样南宁”催旺苗木产业
“花样南宁”催旺苗木产业——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打响品牌 4月1日,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鲜花盛开。 眼下正是花卉苗木销售的旺季。3月31日,记者在南宁市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 【详细】
南宁地铁1号线列车秀“芳容”
4月1日,南宁轨道交通公司正式发布地铁1号线真车及列车内外装饰图,一辆绿色环绕、汇聚壮乡形意美的地铁车辆初露芳姿。预计今年6、7月份,首列车辆将正式下线,交付壮乡。 【详细】
南宁明确规定:骑电动车打电话、撑雨伞罚50元
经过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环节,3月3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南宁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南宁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违反交规后如何学习?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能不能载人?这些争议的焦点,最终有了明 【详细】
南宁三园区列入“产城互动”试点园区
3月31日,自治区工信委举行“产城互动”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区要重点打造30个产城互动试点园区。南宁伊岭工业集中区、隆安华侨管理区、宾阳县黎塘工业集中区列入试点园区名单。 【详细】
南宁将打造国家“海绵城市” 今年起实施2017年结束
拥有“中国绿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亮丽名片”的南宁市,又锦上添花:3月27日,南宁市进京参加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组织的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在全国22个参与决赛的城市中名列第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