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凤淑为刚出生的小牛检查身体。
今年45岁的邱凤淑,是宜州市庆远镇的一名普通妇女。年轻时做过铁路养护工、装卸工、煤老板,当过包工头,也卖过熟菜。在商界折腾了20多年,邱凤淑没有满足,她努力说服自己,要做出一件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2013年,邱凤淑盘下同德乡同德社区铜桥岭水库旁的一片山头养牛,当起了“牛”人。
“前期投资花了450多万元。如果顺利的话 ,两三年内就可收回成本。”邱凤淑信心满满地说。
建牛场不是一件容易事,从租地、修建房舍到养殖,邱凤淑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拿着自己辛苦建起的三栋楼房去银行抵押贷款。
说起为什么会选择养牛时,邱凤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下决心做的事,她根本停不下来。她辗转从新疆、山东等地引进了西门塔尔、夏落莱、利木赞、安格斯等100多头种牛。每天给牛吃什么、喝什么,她事必躬亲,对牛的关心可谓“体贴入微”。
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努力,邱凤淑的牛场开始“牛”气冲天:全年卖出近200头牛,每头按1万元计算,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同年,养殖场经过逐级审批,建成“同德乡万乐养殖专业合作社” ,10多名有意养殖的农民加入了养牛的队伍。目前,存栏的160多头牛中,有10多头母牛已怀孕,这更让邱凤淑看到了希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宜州市]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3月20日,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又添新名片: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其“中国长寿之乡”称号,长寿品牌成为该市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新资源、新动力。据悉,这是广西第19个“中国长寿之乡”。 【详细】
[宜州市]宜州投入上亿元实施产业扶贫
“4亩蜜橘去年有了收成,基本脱贫了。这得感谢市里推进‘整乡推进’扶贫。”3月18日,宜州市福龙乡村民韦述泗说。据了解,去年该市共投入各类产业扶贫资金1.26亿多元,4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 【详细】
[宜州市]打造蔗糖产业“排头兵”
“搞集约化经营,一是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二是让甘蔗种植的整个流程,从种到收处于可控状态……”日前,广西日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小雨在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后告诉笔者。该公司是宜州市今年引进的一家专业种植糖料蔗的企业,得益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扶 【详细】
宜州市干部支农闹春耕 农业生产掀高潮
一年之计在于春。宜州市龙头乡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市“两会”精神为契机,立足“早”字,突出“快”字,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支农助农活动,掀起春耕生产新高潮 【详细】
[宜州市]唱好“林下经济”戏 念好“群众致富”经
宜州市立足生态发展理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原则,引领群众唱好“林下经济”戏、念好“山上致富”经,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