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凡夫妇抱着饲养得肥硕健康的鸭子,谈起今年的打算,信心满满,都说至少会增收一两万元。
王荣凡夫妇抱着饲养得肥硕健康的鸭子,谈起今年的打算,信心满满,都说至少会增收一两万元
王荣凡夫妇在鸭棚里忙碌的情景
1月15日清晨,在城中区环江村深水屯一个鸭棚里,号称“养鸭大王”的村民王荣凡和妻子正忙碌地往饲料槽里添加饲料和饮用水(见图)。王荣凡夫妇饲养的这批鸭子共有8000多只,全村同期养的鸭子约有18万只,专为供应我市春节市场之需。
说起当上“鸭王”的经历,王荣凡经历了不少曲折故事。
早些年,王荣凡夫妇种蔬菜、水果,一年收入还不够供两个女儿读书,一家人勒紧裤带也越不过温饱线。他们也曾双双外出打工,但也没挣到多少钱。
几年前,环江村村委为帮助村民增收,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与市里一家养鸭专业公司合作,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养鸭业。当时村民们都不敢参与,但外出打过工、眼界开阔的王荣凡和妻子马上报名参与,还领头建起了养鸭棚。
王荣凡夫妇在深水屯的一片荒山林里建有三个养鸭棚,每个养鸭棚每次能养四五千只鸭子。当一批鸭子出栏后,就要对这个鸭棚彻底清扫消毒,并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能接着饲养下一批。三个鸭棚轮流养殖,一年下来可以养殖六批次,出栏鸭子3万只左右。三年下来,王荣凡一家不仅积累了一整套养鸭经,而且年均收入8万元以上,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看着村里其他乡亲还没找到致富路,王荣凡心里想:“既然有了养鸭这个好项目,就应该动员村民把村里的荒山都利用起来。村民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愿望!”
三年来,王荣凡与妻子无偿向村民传授养鸭经验,鼓励有想法的村民试一试,义务上门帮刚开始养鸭的村民建鸭棚、讲技术。遇上市里、城区里或外地有学习养殖技术的机会,他们还积极组织村里的养鸭户前往参观学习。王荣凡夫妇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如今,在王荣凡夫妇的带动下,全村已有23户村民参与到养鸭致富的队伍中来。以每户平均年养鸭2.8万只,每只成鸭获利约3元计,仅卖鸭子一项,全村养鸭户就可每年增加收入193万余元。若加上卖鸭粪、卖饲料袋等附加收入,该村“公司+农户”的养鸭项目,一年就可以给村民带来230多万元的收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