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2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陈洪 李岸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插秧苗用插秧机、割稻谷用收割机、晒粮食用烘干机、洒农药用飞机,这就是种粮大户沈利成,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敢于“吃螃蟹”的八步区信都镇第一人。他说,科技是农业丰收丰产的保证,对于土地,我不但不会简单粗暴的掠夺它,而是在培育和改善它的同时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沈利成2010年从外地打工回到家乡,在八步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于2011年承包300多亩水田发展粮食生产,全年实行稻-稻一马铃薯生产模式,共种植超级稻700多亩,马铃薯400多亩,每年为社会、国家出售粮食300多吨,通过4年多的艰苦创业,现承包种植水稻土地达600多亩及130亩果林、120多亩红薯,发展成现代规模化庄园,年总产值突破40多万元。2011年至2013年连续获得广西“全区种粮大户”荣誉称号,2014年又获得“全国种粮大户”等光荣称号。

 

  这位种粮大户是怎样炼成的呢近日,记者来到信都镇北联村,对这位种粮大户进行了采访。

 

 

 

  种粮机械化“农忙”不忙

 

  在八步区信都镇北联村,记者见到了沈利成。这位种粮大王,竟然是位71岁的老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不善言谈的他说起水稻,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充满自信,与平时默默抽烟的他判若两人。

 

  “我承包种粮的土地有600多亩,却还算轻松,因为我种的地全是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沈利成向记者道出了机械化种田的好处,“种粮食,种少了不行,有规模才能有效益。现在,农民大多在外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元。每家每户只有几亩地,种植和收获的时候还要赶回来,算一算,费力费事少挣钱,不合算。所以没人愿意种地,产量也上不去。”“2010年,在国家种粮利好的政策下,我花10多万元承包了160亩土地,便先后半买半租了收割机、农用拖拉机等农机具,这样的做法,不仅确保了不误农时,还为秋后丰产丰收打牢基础。要知道,只有高投入才有高回报啊!”沈利成补充着说。

 

  “机插一亩田十几分钟就完成,人工插秧苗一个人一天只能插5到6分田。我今年早稻的任务是600亩,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沈利成说,现在他家先后添置了8台大型拖拉机、4台插秧机、2台电动喷雾器和1台烘干机1台飞喷宝播洒农药飞机,农田种植完成了从“半机械化”到“全机械化”的跨越。

 

  “在以前,收获稻谷,先用镰割,再将带秸秆的稻谷用车拉到晾晒场上晾晒,晾晒干后,再用石碾脱粒谷子,前前后后算下来,20亩地需要半月时间,而且很累、很苦,天越热越辛苦,一个季下来,浑身晒蜕一层皮,瘦下来五六斤。”说起晒粮问题,沈利成告诉记者,去年自己购买了一台烘干机,8个小时就可以烘干12吨稻谷,现在晒谷终于可以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同时也可以为附近村民烘干谷子。

 

 

 

  名字成了大米品牌

 

  “我种植出来的大米经广西大学农学院2014年11月4日检验,老沈大米富含硒元素。”沈利成高兴指着大米上的“老沈”商标对记者说,“去年10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受理了老沈头像商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吃饭也讲究起来,尤其在大米选择上,人们都喜欢选购生态稻米。面对生态稻米俏市这一商机,近年来,精明的沈利成从水稻品种选育上下功夫,毅然放弃了产量高但品质低的常规稻种,而改种“百香139”品种等优质稻。在种植过程中,沈利成严格按照无公害生态栽培技术进行优质水稻种植,力求降低农药污染。

 

  沈利成告诉记者,等到相关的证件批复下来,我的“老沈”商标大米就可以进入超市销售了,按品种售价一箱60元,一斤10元,现在已经供不应求。

 

  “我会一直种下去。”当采访结束走出沈利成家门口时,沈利成边招手边笑着对记者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