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张耀华 谌贻照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石璐微,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寨怀村人,80后侗族女性,自幼喜好并沉迷于民族传统文化,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从事民族工艺产品的设计。怀着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可以带给乡村更多物质收获和精神寄托的想法,今年春节期间,她回到家乡带头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为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注入了新的文化看点。通过亲身行动,她衍生了许多文化思考。

  返乡筹办坡会

  春节还未到来,远在上海的石璐微就想:家乡的坡会虽然好看、热闹,但是参加坡会的本村青年和外来游客难有更多的深度交流,应当举办一些活动,让坡会展示出更大的魅力。

  说干就干!经过与同村同学石海英反复商量,征得乡亲们的同意,石璐微亲自起草并通过自己的微信发布了以“迎十三坡系列活动与油菜花一起绽放”为主题的活动方案,计划农历正月十三坡会期间,在寨怀村举办内容为“两展两会双体验”的活动,即安太乡传统手艺精神展、安太生态农副产品展、各族青年交流会、风雨桥篝火联欢晚会、木楼民宿体验和长桌宴美食体验。

  正月初五,石璐微从上海回到家乡寨怀,与石海英一起领着村民们进入了紧张的筹备环节。从找村民翻出手工刺绣的背带、被面等布置展览,到反复核对报名参加的外来人员信息,从检查客人入住农户的清洁卫生条件,到长桌宴的菜品安排……石璐微事无巨细,每一样都得操心。这样,连续好多天忙到晚上12时才能躺下。

  倒贴两万元办活动

  农历正月十二日,安太乡驻柳州芦笙队、柳州市委宣传部“微观柳州”新媒体大型采风团、贵州省黎平县龙额侗寨公益团队以及外地来的游客300多人,先后来到活动中心地点寨怀村矮坳屯球场报到。活动在欢快的芦笙迎宾之中拉开了序幕,这时候,连续多日筹备活动的石璐微,操劳得声音已经沙哑。

  晚餐是在球场体验长桌宴,虽然气温逐渐下降,但是客人们热情不减。长桌宴过后的“各族青年交流会”在风雨桥上进行,有来自贵州都匀的布依族青年,贵州省黎平县的龙额侗寨公益团队的青年以及广西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试验室的邹桂森、黄雨轩等30余人聚在一起,共同观看了邹桂森拍摄的《斗马与人生》、龙额公益团队导演拍摄的《侗寨茶情》两部纪录片,部分参会的朋友发表了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想法。“虽然天气很冷,但我们的心是滚烫的……”听着客人们满满的“点赞”,石璐微高兴得忘记了困倦。

  第二天,客人全部前往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最热闹的坡会之一——安太十三坡,在人山人海的田野里观看坡会的传统活动斗马、斗鸡和芦笙踩堂;晚上,参加了规模更大、风味更浓的长桌宴……当篝火晚会上欢快的歌声响起时,喝彩连连,活动达到了高潮。

  “这次活动,我自己‘倒贴’两万元,但我不后悔。”石璐微说。

  守护精神家园

  弥漫着传统民族气息的2015年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已结束,石璐微又离开家乡大苗山,飞回上海继续她的民族手工艺品设计事业去了。她在这次活动的体会中写道:

  “近年,不少地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面临强烈冲击。许多年轻劳动力离开自己的村庄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使村寨面临人口‘空心化’、传统文化荒芜等社会问题,文化传承出现断代的危险。”

  “随着乡村旅游日渐兴盛,村寨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会更加频繁,处于相对弱势的乡村经济和文化将受到更多同化、更多冲击,村寨的发展需要注入年轻力量,需要年轻人的想法、年轻人的干劲,更需要有担当的年轻人通过组织展览、促进交流等系列活动,让村民特别是青年人有机会重新认识村寨传统技艺和知识,促进村民的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丰富和创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