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3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杨胜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凌云县逻楼镇林塘村林河屯是一个瑶族聚居的村寨。这里群山连绵,山高林密,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是凌云县林河水库的源头。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小村庄,却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青年——邓永锋,他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利用当地资源养殖野生石蛙发家致富,并带领村寨20位返乡农民工一起走上创业路,被群众称为村民养蛙致富的领路人。

  来到林河石蛙养殖基地,见到这位小有名气的邓永锋,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土生土长、朴实无华的年轻人就是回乡创业致富的领路人。经过一番了解,对这个曾经的打工仔,如今成为回乡创业的楷模敬佩不已。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前几年邓永锋和妻子外出打工。由于只有初中文化,外出务工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每年收入仅够养家糊口。家里年过花甲的父母和2个年幼的小孩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夫妻俩在外工作很不安心。2008年,他决心返乡创业,先是在家养猪,而后发展养鸡,由于没有技术都失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山涧小溪里抓了一些石蛙回来放到废弃的猪圈里养殖,养了几个月后拿到集市上出售,出乎意料卖了个好价钱——每斤62元,是当时土鸡价的4倍,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让他更加坚定养殖石蛙生财的信心。

  那几年,他不辞辛苦,一边种地,一边上山找石蛙,所有的石蛙苗都是他徒手从山间小溪里抓捕来的。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初期蛙苗曾成批成批地死亡。为了求证原因,他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蹲守在小溪边观察石蛙的栖息生活,反复实验了无数次才逐渐有蛙苗存活下来。特别是在2011年的时候,他的母亲不幸患上白血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连给石蛙的食料都没有钱买,邓永锋生活和创业陷入了困境。

  但邓永峰并没有放弃创业的梦想,他勒紧裤带坚持了下来。通过钻研专业书籍、网络听课、实践摸索等方式积累了野生石蛙育苗、孵化、繁殖等养殖技术,石蛙养殖终于成功了!他的声誉也随之慢慢传开了,许多村民上门请教,加入养殖石蛙行列。

  据邓永锋介绍,石蛙对生活环境非常讲究,适宜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生存,即使像林河水库源头这样原生态的水质也不能大意,必须定期检测水质的酸碱度,pH值要保持在7.0左右。同时,还要定期对蛙池进行消毒,保证水质清新,不能有寄生虫,每个养殖的池子要有进出水流通,每隔2~3天整个池子要彻底换水一次。

  邓永锋揭开养蛙池子上的木盖板,高兴地说:“你看,石蛙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生活,我的蛙池全是仿生态修建的,四方的池底中间部分凹下去,建成炒锅型,然后用木板做锅盖,炒锅式的池底坡度比较平缓,方便石蛙出来活动,白天石蛙躲在盖住的黑锅里休息,晚上出来活动觅食,我们都是在晚上喂食。”邓永锋一边指着池子说着石蛙的生活习性,一边轻轻地掀起池底的锅盖,“噼里啪啦”,黑锅里的石蛙迅速跳跃起来,让观看的人们真正体验到“石蛙跳塘”的场面。

  “养石蛙是很讲技术的,必须做到心细,马虎不得,如小蛙必须喂幼虫,如果喂成虫它吞不下去,就在喉咙中卡死,很多初次养蛙的农户造成幼蛙大量死亡就是这个原因。”邓永锋走进他的黄粉虫养殖房,指着一箱密密麻麻的黄粉虫如是说。他在养殖石蛙的同时还进行黄粉虫养殖。据了解,黄粉虫富含高蛋白、矿物质和十七种氨基酸等,不但是石蛙的粮食,还是一些酒店餐桌上一道营养丰富的绿色无公害佳肴。“我的黄粉虫现在年产成虫500多公斤,很多石蛙养殖户都在我这儿购买,但我只卖种虫让他们自己去繁殖,幼虫留下来喂小蛙。”接着,邓永锋带我们来到桑园介绍说:“这片桑园有10多亩,桑叶含蛋白质高,并富含粗脂肪、钙、钾、镁等无机盐,幼蛙非常爱吃,所以我们就种桑来做幼蛙的青饲料。”

  目前,邓永锋的养蛙基地面积已达1000多平方米,有种蛙1000多对、幼蛙15000多只。对于石蛙的销路问题,邓永锋更是充满信心,没有半点顾虑,他说:“如果成规模后只考虑在本地销售,任何产业都做不下去的。提供优质的产品,做好客户管理和市场外销,培养客户忠诚度才是保持利润持续的有效方法。” 现在他已创办了自己的网站,宣传他的石蛙养殖基地,不少外地客户通过他的网站信息,电话与他联系业务,并亲自上门购买石蛙。据统计,2014年,邓永锋销售蛙苗10多万只,成品蛙100多公斤,总收入10余万元。由于养殖的野生石蛙资源环境好,属于原生态无公害养殖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广东、南宁、贵港、凤山等地。同时,他还创办了广西林河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本村20多位返乡农民工与他一起发展石蛙养殖。

  邓永锋返乡创业,不仅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收入,而且还解决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他感慨地说:“虽然创业道路艰辛坎坷,养蛙收入还不算高,但返乡创业的选择是值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有了家的感觉。我母亲过世了,父亲已经70多岁,2个小孩子都在读小学,我可以在家照顾老人,接送孩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这是最让我感到幸福快乐的事情。”

  如今,邓永锋已购买了一辆小轿车,休闲的时候带着父母孩子走出大山,到城市去旅游观光,日子过得十分火红。下一步他将扩大养殖规模,发展壮大养殖合作社,引领更多的返乡农民工一起创业,实现共同养蛙致富的目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