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大半个月,江燕村150亩约30万斤成熟的桑葚,现在还有约10万斤没有采摘出售。“算起来只剩下两个星期时间了,要是再卖不掉,大伙辛辛苦苦种的桑果就要烂在地里。”与记者说起这些桑葚时,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江燕村的“第一书记”卢佶难掩焦虑。“不敢停下来,‘三月三’的假期也是和村民、爱心企业以及志愿者一起忙着卖桑果。”
江燕桑葚受欢迎 义卖现场人气旺
昨日一大早,卢佶和志愿者一起,把江燕村桑葚在市区迎宾广场和裕达步行街口的义卖点布置起来。看到油黑诱人的桑葚,不少市民从最初的围观变成了“抢购”。
“你们要就赶紧自己过来,我一个人拿不了那么多。”在裕达步行街口的义卖现场,市民王女士在人群外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她告诉记者,在此前来宾日报社组织的桑葚义卖活动中,她也买了10斤尝尝鲜,还分了一些给自己的邻居。后来,邻居告诉她,新鲜的桑果泡酒更好,她就琢磨着想要再买些桑果回去试着泡酒。“我就住在这附近,今天出来逛街刚好看到江燕村桑葚义卖点,打算再买10来斤泡酒。我的朋友也想要,但我拿不了这么多,只能一一通知他们自己来买。”
成熟桑葚仍有40吨 村民期盼接“大单”
“有一些是之前和我们预定的,今天从村里送出来给他们。其余的是由爱心企业和志愿者帮忙组织义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再销掉一些桑葚。”卢佶告诉记者,把桑果摘来零售也是无奈之举。“不敢摘太多,就怕卖不完坏掉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江燕村,种植桑葚的村民如果要采摘出售,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因为桑葚果质鲜嫩,稍不注意就会“受伤”。“村民从早上五六点就开始采摘,中午稍微休息一会,下午接着摘。一整天一个人也只能摘七八十斤。”卢佶说,从江燕村组织桑葚到市区销售,距离有200多公里,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四个多小时。之前通过媒体宣传和爱心企业、志愿者的帮助,也有一些老板到江燕村三吨、两吨地购买桑葚,但这样的“客户”很少。如果没有一些较大的订单,要赶在桑葚坏在果园前卖完,难度很大。“现在已经有不少果子掉落烂了。如果单靠我们自己组织外售,剩下的那40多吨将近10万斤的桑果恐怕真要烂在地里了。”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平市蒙圩镇: 无名桑葚摇身变成农民增收“新贵”
“我们村的桑葚越卖越贵,去年一开始一斤卖六块,卖到后面都涨到12块了。”4月8日,在桂平市蒙圩镇新建村,村民谢合团的桑葚地迎来慕名赶到的贵港城区的客人,开门见山的介绍起桑葚的“身价”来。曾经默默无闻的桑葚变成了农民增收“新贵” 【详细】
钟启泉赴龙州县参加扶贫开发“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调研考察
3月19-20日,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与广西生产力学会联合组成调研组到龙州县开展“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考察调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甘幼玶、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会长钟启泉、自治区政协原农委主任、原百色地委书记刘咸岳、自治 【详细】
宜州市祥贝乡里峒村第一书记覃桂萍:为民铺就致富路
宜州市祥贝乡里峒村“第一书记”覃桂萍,跳出就村抓村的局限,在全面分析里峒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项目、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有限资源,既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也为将来发展打基础蓄后劲。 【详细】
三江: 与山里人心贴心的第一书记
170套课桌椅 、600件棉衣 、300个书包 ,以及一批电脑 、打印机 、数码相机 、词典等办公学习用品 ,春节前送到了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良培村高了教学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