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覃远刚(左)向挂村干部介绍育蚕情况。
当下,正值蚕农养蚕大忙时节。近日,笔者走进东兰县花香乡大乐村大洞屯,走访了该村蚕农、村委会副主任覃远刚。
见到覃远刚时,他正在桑园里锄草。得知笔者来意后,他立即放下手中的农具,领着笔者来到自家的蚕房里参观,他指着肥壮的蚕虫,兴奋地对笔者说:“这是今年第3批‘五龄蚕’,明后天就要上架吐丝了。前两批蚕茧共卖得5400多元。今年,我计划养10批蚕茧,不出意外的话,年总收入应该有3万元以上。” 覃远刚给笔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往年种植玉米,1年1亩顶多得300元左右,除去成本和劳力,只能保得住口粮,根本赚不了什么钱。现在,我养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有8000多块钱进荷包了,比在外打工赚钱!”。
原先,覃远刚和妻子在广东打工,当得知村里群众近年来种桑养蚕收益不错,便决定回到老家养蚕创收。“我们回家养蚕有两大好处,一是通过种桑养蚕来增收致富,二是能够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举两得。”覃远刚说。刚回到家,夫妻俩就张罗着种桑苗、建蚕房,为了种好桑、养好蚕作了前期准备。
大洞屯地处高山深处,由于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变化莫测,种桑养蚕难度大、风险高,不少养蚕户因缺乏经验,造成蚕茧产量较低,质量达不到要求、一些农户失去了养蚕的信心、甚至放弃。当覃远刚夫妇回家养蚕的消息在屯里传开,村民们都为其捏一把汗,有人干脆劝他放弃,但乡亲们的话并没有动摇覃远刚种桑养蚕的决心。他从村民们养蚕的失败中查找原因,认识到种桑养蚕也要讲究科学,要养好蚕就得先学技术。他坚信,只要掌握蚕虫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去管护,就会获得成功的。于是,他找来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籍,学习种桑养蚕的基础知识,并动员妻子前往宜州市的石别镇,向养蚕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请教,通过义务为当地养殖户采桑喂蚕、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基本掌握了桑树种植、桑蚕管护等方面的技能。经过1个月的努力学习,妻子满怀信心和喜悦回到了家乡,开始创业。
今年3月,看到自己种植的桑树长势良好,夫妻俩格外高兴,立即忙着购买蚕苗、采桑喂蚕。经过一番精心照料,今年4月底前,就培育出两批蚕茧。
“看着白花花的蚕茧换来一张张百元大钞,付出的艰辛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覃远刚笑着说。
覃远刚夫妇养蚕成功的喜讯在村里很快传开来,原来对养蚕存有疑虑的村民闻讯后纷纷前来参观取经、争相效仿,全村上下再一次掀起了种桑养蚕的热潮。如今,大洞屯的种桑面积已由原来的10多亩扩展到现在的100多亩,新的养蚕农户不断增多,覃远刚也被村民们称赞为养蚕致富的“领头羊”。
覃远刚表示,今后,他还要继续给乡亲们传授更多的养蚕知识,扩大种桑面积,提高蚕茧产量,有信心、有能力帮助村民们发展产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采访结束后的第2天,覃远刚来电告诉笔者:他养的第3批“五龄蚕”正在蚕格上吐丝造茧。虽然笔者未能目睹蚕儿吐丝的精彩场面,但可以想象得出,那些蚕宝宝们正在夜以继日地扭动着身躯,吐着银丝,默默地为它的主人编织着一个个致富之梦。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黄荣亮:返乡种桑养蚕致富
西林县马蚌乡那托村的黄荣亮放弃在外打工,返乡种桑养蚕,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路。 【详细】
[凌云县]山区群众养蚕致富
8月18日,笔者来到凌云县加尤镇伟八村,放眼望去,一片青青的桑园在大石山区格外引人注目。自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性工程实施以来,该县抓住机遇,咬定桑蚕这一主打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桑蚕产业已成为该县重点农业产业之一。截至目前,该县桑园面积达到7万余亩,今 【详细】
者兵屯:一个边境乡镇农民种桑养蚕致富的成功之路
“那坡的农民增收样版看百合,百合的种桑养蚕看清华。”早就听闻这个蚕茧产量占全县一半以上的乡镇很有发展潜力。又是一年蚕茧上市时,笔者跟随促农增收课题调研组再一次走访该县百合乡清华村,零距离地感到那里的农民是怎样从单一的粮食种植逐步发展成为那坡县有名的桑 【详细】
[忻城县]两万贫困农户种桑养蚕致富
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古令屯的贫困户黄日能,家里种有桑树4.2亩,今年上半年养蚕6批18张,纯收入1.45万元。在忻城县广大农村,像黄日能这样依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农户已有两万户。 去年以来,忻城县大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