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0日 来源:本网综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20220023446932.jpg

  李明舟,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四川仁寿人,大学文化。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委书记。

  个人履历

  1987.07——1987.11 仁寿县工业公司干部;

  1987.11——1990.06 仁寿县勤俭煤矿矿长;

  1990.06——1997.08 仁寿县工业局生技股副股长(其间:1994.05——1995.10下派仁寿县汪洋煤矿任副矿长;1995.10——1997.08 下派仁寿县磷肥厂任厂长);

  1997.08——1998.05 四川金陵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1998.05——1998.10 仁寿县政府县长助理、四川金陵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其间:1998.09——2000.07在四川大学经济学专业研修班学习);

  1998.10——1999.12 仁寿县政府县长助理、仁寿县府河化建有限公司董事长(其间:1998.10——1999.01 眉山地委党校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9.12——2002.11 仁寿县政府县长助理;

  2002.11——2004.04青神县政府副县长;

  2004.04——2004.12 青神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2004.12——2006.04 仁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2006.04——2008.03 眉山市经济委员会主任;

  2008.03——2008.08 眉山市东坡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理区长;

  2008.08——2011.10 眉山市东坡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2011.10—— 眉山市东坡区委书记。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简介:

  东坡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处岷江中游,全区86万人,幅员面积1331平方公里,辖15个镇、8个乡、3个街道,是眉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脐橙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泡菜之乡、全国兔业百强县(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区)、全国调味品原辅料种植基地县(区)、全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县(区)、全省优质特色效益蔬菜基地、全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基地强县、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试点县(区)、全省唯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蔬菜供应基地县(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区、“东坡泡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东坡区古称眉州,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丽、甲于西蜀,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占了三席,尤其是苏东坡以其在文学、艺术、医药、建筑、美食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誉为“千古第一文人”。两宋期间,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宋代大诗人陆游盛赞:“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秉承东坡文化,历届党委、政府重教兴学,全区现有中小学97所、省级示范高中2所、国家级示范高中1所。

  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东坡区属成都平原经济圈,是省会成都的卫星城市,北距成都67公里、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南到乐山、峨眉山60公里。区内地势平坦,平原、浅丘、山区各占1/3。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1℃。交通发达,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省道103线、成—绵—乐城际轻轨纵贯全境,遂资眉高速公路、省道106线横跨东西。资源丰富,钙芒硝储量达100亿吨,石膏储量达3亿吨,有页岩矿等多种地下矿产。农产品丰富,拥有竹基地47.5万亩、水果基地29.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7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万亩、蔺草基地3.44万亩、水产品年产量达3.6万吨、畜牧业年产值达37.5亿元。

  设施配套,基础雄厚。工业发展平台完善。市区共建的铝硅园区、金象化工园区被列入省“1525”百亿产业园区。区自建的中国泡菜城、经开区新区和机械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其中,中国泡菜城基础设施累计投入4亿元,建成成面积达3.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9户;经开区新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03亿元,核心区建成1.5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工业发展基础配套。区内有50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4座、110KV变电站9座;有金融机构9家,总资产达100.5亿元;有天然气供气公司5家,φ426、φ325、φ168等8条天然气主管线贯通全区;有火车站4个,每年通过铁路的货物进出量近300万吨;有各类专业和综合市场60个,面积达40万平方米。工业发展态势强劲。已形成化工、食品、造纸包装、机械、建材五大产业,区属规模以上企业142个、中国驰名商标11个。

  经济繁荣,发展迅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只争朝夕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突出做强产业、做大城镇、做牢基础、做优科教、做实民生,有力推动全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4年,全区GDP实现323亿元、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7亿元、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2.3亿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366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41元、增长10.1%。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