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记者 覃秋零 通讯员 吴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图为周长华在猪场喂养小猪。记者 覃秋零 摄 

  他种下了20多亩蜜桔树,精心呵护幼苗扎根瑶山深处;他多次参加培训学习,不断试验将蜜桔种遍群山;他做起了免费顾问,一心只为“猪倌”事业腾飞……

  他,就是瑶乡深处的致富能人——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新石村委周家村周长华。从2011年到2015年,从5亩到20亩蜜桔林,从5头母猪到150多头肉猪的生态猪场,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周长华用汗水和拼搏,倾力构筑的水库移民致富梦。

  生态养猪场:缘结一次培训

  周长华能建起一座生态养猪场,完全是意外之喜。

  1998年,23岁的周长华从梧州农校畜牧专业毕业。2000年到2003年间,他一直在富川麦岭日富公司养殖场当技术员,负责场内2000多头肉猪的防疫和技术护理。

  期间,周长华开始将学校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他细心观察、精心养护,心里常常惦记着猪的长势和防疫。有时半夜醒来,都会轻手轻脚悄悄溜出去看一眼……3年间,周长华详细记录每头猪的防疫、生长、生病的情况,对场内2000多头猪的所有数据一清二楚。

  2005年初,富川出台政策鼓励种植脐橙,于是,周长华便回到瑶山深处的家乡,陆续种植了4亩多脐橙,并在家里养了几头母猪,闲暇时就利用自己掌握的养殖和防疫技术,为十里八乡的村民养殖的动物看病,贴补家用。

  2011年,自治区水库移民的培训,让他看见前进的方向和希望。当年9月,他和村里的几个青年,一起到了桂林农校,参加了果树种植和畜牧养殖的专业培训。看着别人的大型养猪场,那一刻,在周长华的内心深处,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培训返程后,他开始多方筹集资金,并在市水库移民资金和技术的帮扶下,开始逐步扩大养猪规模。如今,他已经建起了自己的养猪场,从当年的5头猪,逐渐发展成如今存栏150多头猪,年获纯利10多万元。

  20亩脐橙园:脚踏一片山

  2000年后,富川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新富川”和“兴果富民”口号,这让周长华看到了商机和发展机遇。

  2011年,他参加广西水库移民培训基地回来后,又陆续参加了黄竹岗基地、梧州农校的移民技术培训。经过长期观察,最后决定避开大规模种植脐橙的热潮,开始种植蜜桔。于是,他开始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猪—沼—果”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养猪和蜜桔产业一齐发展。

  如今,20多亩蜜桔,已成为他家的“当家树”与“致富果”,年收入10多万元。

  几经风雨路:心逐一个梦

  养猪,是一门技术活。同时,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市场波动起伏大,倘若猪群遭遇“猪瘟”,养猪户往往容易血本无归。 

  2013年猪“黄白痢病”盛行,周长华养的猪却没有一头染病。“在饲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预混料’,‘预混料’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大大增加了猪的抵抗能力。”保持养殖场内干净卫生是保持猪健康的重要条件,周长华每天都要打扫猪舍,清理粪便、通风,保持猪舍的干净卫生。

  “饲养种猪,最常干的活就是接生。”周长华说,一年365天,隔几天就会有一批小猪出生,他们每天都处于预备接生的状态。刚开始养猪的时候,对种猪配种、生产时间把握不准,常常要半夜爬起来接生,累得够呛。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周长华基本掌握了种猪分娩时间:要想让种猪在白天分娩,最好是上午配种。“产前5-7天,将母猪赶到产房,全身消毒后进入待产状态;产前3天,母猪的食量会减少;产前1天,体重会下降。”对这些,他早已烂熟于心。

  现在的周长华,家里已经建起了三层的小洋楼,并购置了拖拉机、小轿车等,家庭年纯收入20多万元。周长华富了,但他没有忘记周围的困难乡亲。“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有义务从技术、销路、品种上,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周长华又在做着他的帮扶梦,如今,他成了养猪户的主心骨和致富靠山。

  长势良好的蜜桔和正在蓬勃发展的养猪厂,让周长华看到了前进的动力,也使他更加明确了奋斗的目标。“明年我要把蜜桔扩大到50亩,把养猪场扩大到200头,争取每年赚40多万元。” 

  村里人说:“老周又在做梦啦。”周长华说:“有梦很好。”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